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释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⑵ “绿窗”,碧纱窗。

⑶ 新月句:客将远行,故如此说。张继《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⑷ 欲去又还不去:欲去还留恋,终于不得不去。

赏析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为送别柳子玉(名瑾)而作。子玉是润州丹徒人,与东坡谊兼戚友。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子玉赴怀守之灵仙观,二人结伴而行。次年二月,苏轼金山(润州西北长江中)送别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上阕写离别时的情景。首二句以晋人桓伊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以发问的形式提出疑问:夜深人静时,是谁吹奏有名的古曲,将人们从梦中唤醒?此二句暗写离别。次二句融情入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将整个送别情景和盘托出。

下阕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词所谓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谓作此词的第二日开船,须作稍为宽泛的理解。

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下片运用叠句造境传情,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如此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14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韩愈古文主张

           文以载道   韩愈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在于“载道”,主张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用古文宣传儒家之道,也就是…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1
  • 《代结客少年场行》译文及赏析

      《代结客少年场行》   南北朝:鲍照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   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   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   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   升高临四关,表…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6
  • 写江苏瓜洲古渡的诗词大全

    瓜洲古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北岸,当运河之口,该地又叫瓜埠洲。《元和志》:“昔为瓜洲村,盖扬子江中沙碛也,状如瓜子,自唐开元以来,为南北襟喉之处,”与长江…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9
  • 姚鼐《李斯论》“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斯论 (清)姚 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5
  • 梁园吟李白拼音版古诗及译文

    “梁园吟李白拼音版古诗及译文”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梁园吟李白拼音版古诗 《 梁liáng园yuán吟y&iacut…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6
  • 庄暴见孟子复习文言文知识点素材

    庄暴见孟子复习文言文知识点素材   《庄暴见孟子》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王语(y)暴以好乐(动词,告诉)   2、庶几(shjī):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