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还是职业谋划

  投资是为了获取回报。不论投资的内容是什么,关键要看你能承受多大的风险,以及期望获得多高的回报。
  职场风云变幻,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的名校文凭、高级职称有了折旧,怎么办?年过30,已无办公室新人的青涩,你却依然看不清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怎么办?你觉得工作徘徊不前,对是否跳槽犹豫不决,怎么办?“充电”。

  “充电”是近些年白领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这个动宾词组将现代职场中人不停释放、不停输出、不停消耗之后,急需补充能量的状态描绘了出来。

  外语进修、学位进修、管理知识是“充电者”最热衷的三大项目,与大学生“求职经济”有着同样惊人规模的“充电经济”已经渐渐成为白领知识消费的主流。

  相比热门的“职业规划”这个词,孙虹钢更愿意用谋划来描述他对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思考。在他看来,规划是一种模块式的组合,是在一种在成熟职业发展环境中才可能达到的状态:比如多少年到多少年是一个时段,每个时段应该干什么,这在事先都有了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做。孙虹钢认为,这种来自国外的职业规划实际上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社会的现实。而且这样的规划太无聊,“丧失了多少人生乐趣,少了多少惊喜啊”。

  深谙太极之道的他更喜欢“谋划”这个词。谋划是先有了一个大的方向,而后制定策略,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情况而变化。在个人的职业发展生涯中,可以谋划充电,谋划转行,谋划提升,甚至可以谋划承受挫折。说到底,谋划就是个人职业品牌的经营。

  对于职场中人津津乐道的继续学习进修,孙虹钢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十分重要的就是明确目的。

  个人必须清晰地知道充电的目的何在,通过这种方式自己到底想获得哪方面的提升。目的明确,才能避免随波逐流。别人学IT你也学IT,别人念MBA你也念MBA,别人最后也许成为了某企业的CEO,而你可能只是白白花了一堆冤枉钱,顶着MBA的头衔却依然没有找到方向。

从目的分析,学习为了提升做事或者做人的能量,学习的内容包括增长知识和资源。有此,组成太极“四象模型”。

  做事的知识——学校的教育只是基础,而且可能过时。工作中的学习常态,最重要。

  做事的资源——识别、掌握这些资源,重要的是实践、思考、总结。基本上,学校不能给你。

  做人的知识--从成为人开始,就学而习之了。任何时候都可以做。

  做人的资源--在那些人聚集的地方,物理的或者虚拟的,你还要有胆子、有方法去让他们成为你的资源。名片不是资源,只是资料。用,才能成为资源。那么,从你身边的资源开始用起吧。

  在搞清楚你的目的属于哪个象限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要计算清楚,你为此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以及你可能得到的回报。这样,你才能更好地衡量,到底要不要投资,到底选择哪种方式投资。

  其次,学习是一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事情,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时时处处皆学问。职场中人更应该提倡的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只要有心,在你的日常工作中,在你的同事里,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实际上,学习本身是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手段。

  第三,如果一定要选择集中的、脱产的培训,最好在30岁之前。因为初入职场三年左右的时间,还属于新鲜人的适应期;而工作五年左右的人已经开始逐步进入主流角色,如果你30岁之后再去进行这样的投资,很可能就会错过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耽误了可以取得更大发展的最好时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33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周科进教授畅谈职业生涯规划

    周科进简介: 周教授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新华社北京分社工作,先后担任社长、分社总经理等职,曾创办杂志《市场导刊》,后改称《一周便利》。2000年8月进入千龙网,…

    生涯认知 2008年3月16日
    1.7K
  • 职业规划要从现在开始—老师的信

    亲爱的 同学们:       大家好!考虑了很久,决定以这种方式来跟大家交流,说说我的心里话。   &nbsp…

    生涯认知 2008年6月11日
    1.7K
  • 大学期间一定要做的10件事

    大学期间一定要做的10件事 1、 看100-200本书。 其实学习有三种方式,一是向人学习,向比你优秀的人学习;二是在实践中学习,一般都是在错误中去领会和感悟,最后内化成自我习惯和…

    生涯认知 2014年6月30日
    2.4K
  • 大学毕业生,请别向招聘者问路

    杨敏是四川九益律师事务所的行政主管,职责之一是为事务所招聘律师助理和实习律师,当一个又一个大学毕业生向她询问如何才能到事务所工作时,她为这种提问感到忧虑,特别通过本报发出忠告:别向…

    生涯认知 2008年3月14日
    1.6K
  • 震惊于武大300法学硕士就业难

    震惊于武大300法学硕士就业难       近期出版的《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题为《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的记者调查文章,该文以较大篇幅对…

    生涯认知 2006年9月16日
    1.8K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家的自我认识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职业测评,如果你正好有时间,请据实认真填写,并发送到我…

    生涯认知 2008年11月5日
    2.2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