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欧阳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令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为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曰/勿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B.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C.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D.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然后戴上帽子,表示已成年。
B.疏,文中指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奏章。
C.左迁,降低官职。我国古代某些时期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义词还有“致事”“休致”“乞骸骨”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以文交友。他考中进士任官后,与尹洙交往,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互为友;与梅尧臣交往,吟诗作歌,相互唱和。
B.欧阳修为人正直。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上疏为其辩解,被贬为夷陵令。后范仲淹出使陕西,请他作掌书记,他笑谈进退,辞而不受。
C.欧阳修深受器重。仁宗之时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变动,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人选。欧阳修每次进见,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
D.欧阳修忠于职守。奉命出使河东时,得知有人想放弃麟州以节省饷银,他晓之以理,并出谋划策,使麟州得以保存,百姓得以安居。
1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2)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答案:

10.A11.DD项,“致仕,……同义词还有‘乞骸骨’”错误,“致仕”指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一般皇帝会同意;而“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皇帝很有可能不同意。
12.BB项,“欧阳修上疏为其辩解,被贬为夷陵令”错误,文中说是“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意思是“范仲淹因进言议论政事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援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罢黜。欧阳修写信谴责高若讷,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呈交给皇帝,致使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由此可知,欧阳修写信谴责高若讷,而高若讷把欧阳修的信呈交给皇帝,这致使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
13.(1)欧阳修议论政事恳切直率,有人看他如仇人一般,唯独皇帝奖励他敢于直言,当面赐予他五品等级的服饰。
(2)小人害怕欧阳修被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了他的奏章,请求清除作奸谋利的宦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176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天净沙・春・白朴

    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译文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4
  • 文言文教学中的疑惑

    文言文教学中的疑惑   事实上我们对于文言文教学困惑,说到底还是对于难以把持文言文教学中“实”与“虚”二者的度的为难。   把文言文完全当作“文言文”来教,这是“实”,因为要求“实…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2
  • 百字令 陈澧

             夏日过七里泷,飞雨忽来,凉沁肌骨。推篷看山,新黛如沐,岚影入水,扁舟如行绿颇黎中。…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30
  •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鉴赏 《赠阙下裴舍人》译文及赏析

      《赠阙下裴舍人》   唐代: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3
  • 捕蛇者说 练习答案

    1.上文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记述,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这一感情?(用自己的话表述)(1)&…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3
  • 苏洵《辨奸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辨奸论》 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①,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②。而贤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