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希白《大有·九日》鉴赏

潘希白

九日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注释】戏马台:古地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为项羽阅兵的地方。后南宋皇帝刘裕曾于重阳节在此召集属僚赋诗。采花篱下:源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九:重阳节。宋玉情怀:宋玉,战国时词赋家,曾作《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而变衰。”后世遂以宋玉情怀代指对秋天的悲凉情愫。卫郎:晋代卫玠。红萸:茱萸,又红豆,相思豆,旧俗中重阳节佩之以登高。砧杵(zhenchu):古时用来捣衣的捣衣石和棒槌。莼鲈:莼羹和鲈鱼脍。二者均为江南美食,此处代指故园的一切美好东西。

【鉴赏】这一首词抒写重阳佳节登高怀乡,伤时悲秋的忧伤情怀。

词的上阕写重阳登高,面对萧瑟秋景而引起的伤时之情。信步来到戏马台前,在篱栏里采摘下几朵菊花。不知不觉中,又是重阳佳节来临。作者此时的心情,有一份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却也有一份对世事冷眼相向的漠然,从而使词在淡远中有了一份无情无绪的伤感。在这一份心致的影响之下,恰才归来,才觉得南山的苍翠与往年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在这本应是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昨夜一场疏雨却搅了登临的兴致。愁由心中生起一份伤感,又缘之于天,顿时让人感受到了一份“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秋意。词人以“宋玉情怀”、“卫郎清瘦”来分别代指自己的凄凉心情和由此而瘦损的身体,从而让人体味到词人的那一份伤时悯世的悲情。

词的下阕抒写词人登高临远,思乡怀旧的心情。“茱萸”在重阳佳节里常用来佩之登高,以表达思念。身佩茱萸空对酒,表明了此时词人登高无绪的索然心情。远处的捣衣声已然在告诉人们寒季临近。而那一份寒气,此时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透过衣袖,让人觉得凉意阵阵;到处是残荷败柳,更让人感到秋色不多。眼前的一草一木都让词人领略到了秋的萧瑟与冷落。这寒意也慢慢地浸入人之心中:多少次重整弄歪的帽子,那是因为忧国搔首所致;而今前程黯淡,多少事已是无力回天,因而辞官归隐之情也就萌生了。“故国莼鲈”实际上代表了词人对现实无望中的一种精神寄托。

作为南宋末年的词人,面对社稷难保,江山即将易主的现实,心境是悲凉无奈的。于词句之中,我们分明能感受到这一份哀与愁的呻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猫相乳说》《猫虪传》原文及译文

      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母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其鸣甚哀。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听之,走而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噫,亦异之大者也。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2
  • 古诗伐檀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3
  • 多歧亡羊

    朝代:先秦 作者:列御寇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 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22
  • 文言文字词积累的总结

    文言文字词积累的总结   一、通假字。 给通假字注音并解释。   1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窥谷忘反( )_______…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8
  • “舟横野渡寒风急,门掩荒山夜雪深”的意思及全诗

    “舟横野渡寒风急,门掩荒山夜雪深” 出自许浑《赠李伊阙》 这两句是以诗的语言,描述画面的意境:山下溪水旁,舟横渡口,朔风劲吹,山野荒寒;山间茅屋,柴扉紧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 张炎《月下笛·万里孤云》

    张炎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