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全词翻译赏析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出自《醉落魄·栖乌飞绝》,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隐逸词,描写了退隐生活中一个吹笙自娱的清夜。

醉落魄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①烧香曳簟眠清樾。②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③昭华三弄临风咽。④鬓丝撩乱纶巾折。⑤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⑥

【注释】
①绛河绿雾星明灭:夜空中群星似明似暗,四周浅绿的薄雾慢慢升起。绛河,银河。绛,深红色。(明)王逵《蠡海集》:“河汉曰银河可也,而曰绛河,盖观天者以北极为标准,所仰视而见者,皆在于北极之南,故称之曰丹,曰绛,借南之色以为喻也。”(唐)王维《崔员外秋宵寓直》诗:“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
②烧香曳簟(diàn)眠清樾(yuè):点上香炉,在树荫下铺放竹席安然入睡。曳,拖。簟,竹席。樾,树荫。
③好风碎竹声如雪:指风中翠竹发出的声音如雪一样清脆细碎。
④昭华:乐器名,即玉管。
⑤纶(ɡuān)巾: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⑥软红:车马扬起的尘土,形容都市的繁华。

【参考译文】
鸟儿归巢已不见,银河绿雾缭绕,星星一闪一闪。点幽香,铺竹席,清静的树影下暂休息。花丛中传来笙的音响,地上洒满了淡黄色的月光。
晚风掠过竹林,声音像冰雪一样清冽。笙响阵阵不停歇,随风断断续续。我举止狂放,尽情地欢乐,哪管鬓发散乱、头巾揉出褶子。清风凉爽,从我的北窗吹过,此种趣味,那追求功名的人怎能获得?

好风碎竹声如雪
这一句写笙声之妙。写笙声犹如夏夜凉风吹竹,犹如雪花静静飘落时的簌簌声,描摹出笙声的轻微、清凉;同时以色写笙,以雪的洁白纯一来表现乐音音色纯净、意韵清冷。同时,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清静悠闲与些许的落寞悲凉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赏析】
这首词是范成大退隐之后悠闲恬淡生活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他遣词用语务求精美华丽的特点。词的上片一开头,就写薄暮时分天空的景色,所谓“绛河绿雾”,“绛”“绿”相对,色彩鲜明,十分工丽。以下烧香铺席,树荫下睡眠,吹笙赏月,种种描写无不精细华美。下片专写自己在月夜消闲时的清雅之态。过片二句,写作者欣赏音乐。第三句,写自己在这个环境里的舒适凉爽之感。末二句,表明了一种清高和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我目前的隐居生活悠闲舒适,有无穷乐趣,那些在红尘中追求功名富贵的俗人,是不能体会得到的,所以我不屑与他们交谈。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有云:“词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齐到,相间相融,各有其妙。”此词正是一首“情景齐到,相间相融”的抒情佳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2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书的诗句

    读书的诗句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 谢逸《送董元达》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 王建《寄旧山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0
  • 赞美老师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   1、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2
  • 文言文《养竹记》翻译

    文言文《养竹记》翻译   《养竹记》写了作者出于怜竹之心、爱竹之情,一番辛勤培植,最后使竹丛呈现出了一片盎然的生机。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文言文《养竹记》翻译,欢迎查看。   养竹记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4
  •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下一句及全诗诗意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下一句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下一句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8
  • 文言文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越调】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

             孟 昉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