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甄《琢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琢冰
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
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
②宝:珍藏。
③真:实际。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衣裳         同舍生皆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之堂背         且焉土石(《愚公移山》)
    C.子技诚巧矣     此诚危急存亡秋也(《出师表》)
    D.子不范金琢玉   吏呼一怒(《石壕吏》)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4.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D (前一个“何”,意思是“为什么”;后一个“何”,意思是“多么”。)
2、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3、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 (要准确翻译“孰”和“以”,每错一处扣1分。)
4、示例一: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示例二: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

参考译文
从前京师有个将冰琢成人物形象的人,给它们披上衣裳,点缀上红绿色彩,神色栩栩如生,形体如同真人。京师天气寒冷,放到厅堂背阴处,过了一天也不会变;变了就修饰修饰它们。前往观看的人每天有数百人,都感叹他的精巧,惊叹他的神功。
一天,他对众人说:“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教授他我的技艺。”没有人答应的。就问他道:“您的技艺的确很巧啊。您为什么不铸造琢金玉,做夏、殷、周、汉朝的器具,可以成为宝贝还不会坏啊?现在就琢冰成玩物,它们的形虽然很好,没几天就化啊!我很可惜你这做事的技巧却不是真东西,劳心而无用,可以娱乐目前却不能流传久远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3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狼》翻译

      《狼》翻译: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9
  • 牡丹·锦帏初卷卫夫人翻译赏析

      《牡丹·锦帏初卷卫夫人》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6
  • 文言文断句指津

    文言文断句指津   一、考点解析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从前的大学入学国文考试,多采用此题型。   二、高考试题回放   (1)用“/”给第一部分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4
  • 《陋室铭》阅读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9
  •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步骤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步骤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4
  • 杨维岳传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杨维岳传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杨维岳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