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赏析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08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2016语文高考考前古代诗歌阅读题训练及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 日 文 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9
  • 陆游《异梦》阅读答案

    异梦 陆游 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 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 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 此事终当在,无如老死何! 【注】这是陆游家居浙江山阴时所作,其时陆游已经84岁高龄。 1.…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7
  • 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卢纶《塞下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塞下曲·鹫翎金仆姑 …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2
  • 杜甫《独坐》阅读答案

    独坐 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注】①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712-770)漂泊西南…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9
  • 诗歌鉴赏之把握思想情感题型答题方法与解答步骤

    把握思想情感题 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体现的作者态度进行评价,也包…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8
  • 王士祯《冶春绝句(其一)》阅读答案赏析

    冶春绝句(其一)  [清]王士祯 今年东风太狡狯②,弄晴作雨遣春来。 江梅一夜落红雪,便有夭桃③无数开。 【注】①冶春:游春,赏春。②狡狯(kuài):诡诈。③夭桃:…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