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春望》赏析

唐诗《春望》赏析

  《春望》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一首名作能传诵千古,必定是因为它能高度概括时人和后人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感受和体会。《春望》就是如此。

  国破是一朝一代的悲哀,而山河是永恒的存在;破城遇到春天,草木照样生长,自然规律不会因时势的变化而改易。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受着内心的’荒凉落寞,以至于所见只剩下山河草木,一片空旷。但是山河草木虽然无情,诗人即使它们都变成了有情之物,花鸟会同诗人一样因感时而溅泪,因恨别而伤心。足见人间深重的苦难也能惊动造化。花儿带露、鸟儿啼鸣不过是自然现象,而所溅之泪所惊之心实出自诗人。因此花和鸟的溅泪和惊心只是人的移情。历来称赞此诗人移情于景的手法新颖,但它能够感人还是得力于开头两句的深刻含蕴。

  一春三月,烽火不息,所以家书难得,可邸万金。两句是因果关系的流水对,这一年的正月,李光弼正与史思明战于太原,郭子仪进击河东,叛将安守忠自长安向武功出兵,长安、鄜州都卷入战事,自然音问难通。这句是实写自己与家人音讯隔绝,但也概括了一个共通的道理: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由于能将个人的感受提炼成人之常情,这两句遂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成语。

  这首诗各联结构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变疏。加工对仗精工,声情悲壮,自然成为最能概括家国之恨的代表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09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的改编版

    木兰诗的改编版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5
  • 王实甫《长亭送别·端正好》阅读答案及赏析

    长亭送别【端正好】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这支曲子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情景? (3分)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51
  • 黄巾军管亥以向孔融借多少石粮食为名来攻打北海?

    黄巾军管亥以向孔融借多少石粮食为名来攻打北海? A.三千 B.五千 C.八千 D.一万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04
  • 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情感题知识点

    诗歌思想.内容.情感题的鉴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内容,应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所谓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5
  • 古诗词鉴赏之艺术手法教案

    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教案 一、【解题指导】 这类题目一般设置为“简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第××句(×&time…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5
  • 唐诗经典之《李白·静夜思》赏析

    唐诗经典之《李白·静夜思》赏析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