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文言文带翻译

为学文言文带翻译

  导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为学文言文带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日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译为:每日不停地学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2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身努力学成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6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乡情古诗句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208
  • 《满江红·昼日移阴》翻译赏析

      《满江红·昼日移阴》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22
  • 《竹间新辟一地,可坐十客,用前韵刻竹上》

    敖陶孙 竹君得姓起何代①? 渭川鼻祖慈云来。 主人好事富千埒, 日报平安知几回? 平生好山仍好画, 意匠经营学盘马。 别裁斗地规摩围, 自汲清池行播洒。 一杯寿君三径成, 请君静听…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95
  • “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幼慧,耽嗜经史,下至稗官小说,寓目成诵。   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历官为南安军教授。改知湘阴县。会湖南帅括田,号增耕税,他邑奉令惟谨。梦莘独谓邑无新田,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8
  • 写安徽贵池·杏花村的诗词大全

    在安徽九华山的北面,有一座古城,这就是古代的秋浦县,也是唐代池州府的府治所在,今名贵池县。贵池城北瞰长江,洪波浩渺,千舶万舸,南望九华,碧嶂千里。这座古城据江左要冲,也是皖南的风景…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38
  • 高中文言文状语后置句

    高中文言文状语后置句   高中文言文状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是指文言文中介词短语放在谓语之后作状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这种现象又称状语后置,其中以“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