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文言文的技巧

掌握文言文的技巧

  文言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升初的孩子如果能有一定基础,升入初中后学起来会更容易些。小升初语文掌握六个方法,帮孩子们轻松应对文言文。

  技巧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构成的。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就可掌握词义。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如“沿溯阻绝”(《三峡》)中“绝 ”为“断”;“哀转久绝”(《三峡》)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绝”也有“极点”或“极”的意思,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如“绝巘多生怪柏”(《三峡》)中的“绝”就是“极点” 或“极”的’意思。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觥筹交错”中“错”字的意思就是“交叉、错杂”。

  技巧三: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几欲先走”中的“走”,可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来理解,义为“跑”。

  技巧四:课文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一句中的“过”字,如果联想到“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过”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字的意思也是“有过错(或犯错误)”。

  技巧五:古今对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如“地方”在古代就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义;再如“感激”在古代也是两个词,是“感动奋发”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之意。

  技巧六:对句判断法

  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 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中,因“腰”与“戴”对应,我们就可判断“腰”在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腰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7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百家姓.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石》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石」源出:   一、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2
  • 喜迎国庆节,古诗词献礼,爱国也爱家!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

    2022年9月25日
    74
  • 描写飞雪的古诗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明月照积雪,朔风…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2
  • 黄巢《菊花》原文、注释和鉴赏

    黄巢《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1)黄巢《菊花》诗虽然也是写菊花,但含意与格调与传统咏唱“菊…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306
  • 公司中秋节的诗句祝福语

    公司中秋节的诗句祝福语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公司中秋节也放假了,放假之前有什么要祝福同事的’呢?   中秋节的诗句大全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33
  • “完颜伯嘉,字辅之”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完颜伯嘉字辅之,北京路讹鲁古必剌猛安人。明昌二年中进士,调任中都左警巡判官。孝懿皇后妹晋国夫人家奴买漆不酬直,钩致晋国用事奴数人系狱。晋国告诉章宗,晋国白章宗,章宗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