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文言文的技巧

掌握文言文的技巧

  文言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升初的孩子如果能有一定基础,升入初中后学起来会更容易些。小升初语文掌握六个方法,帮孩子们轻松应对文言文。

  技巧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构成的。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就可掌握词义。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如“沿溯阻绝”(《三峡》)中“绝 ”为“断”;“哀转久绝”(《三峡》)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绝”也有“极点”或“极”的意思,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如“绝巘多生怪柏”(《三峡》)中的“绝”就是“极点” 或“极”的’意思。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觥筹交错”中“错”字的意思就是“交叉、错杂”。

  技巧三: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几欲先走”中的“走”,可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来理解,义为“跑”。

  技巧四:课文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一句中的“过”字,如果联想到“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过”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字的意思也是“有过错(或犯错误)”。

  技巧五:古今对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如“地方”在古代就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义;再如“感激”在古代也是两个词,是“感动奋发”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之意。

  技巧六:对句判断法

  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 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中,因“腰”与“戴”对应,我们就可判断“腰”在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腰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7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聪明少年题目与详解

    文言文聪明少年题目与详解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令卿二子来。” 于是敕①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26
  • 送李端·故关衰草遍古诗翻译赏析

      《送李端·故关衰草遍》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纶。其全文古诗如下: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9
  • 高考语文复习快速读懂文言文的技巧参考

    高考语文复习快速读懂文言文的技巧参考   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快速读懂文言文,解答好题目,并拿到其中的绝大多数分数呢?语文网的编辑就为大家总结了快速读懂文言文的技巧,希望能为各位考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唐诗长干行·君家何处住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崔颢

    作者:崔颢 朝代:〔唐代〕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译文及注释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译文 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4
  • 刘商《送王閈归苏州》原文、注释和鉴赏

    深山穷谷没人来,邂逅相逢眼渐开(2)。 云鹤洞宫君未到,夕阳帆影几时回?   【注释】 (1)王闬:身世不详。 (2)邂逅:久别朋友偶然遇见。 【赏析心得】 &ldquo…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1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是说,站在终南山主峰之上,放眼遥望,山势广阔,四周景物不同,阳光照射在各个山谷中,或明或暗,或浓或淡,千姿百态尽收眼底。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