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的三个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的三个技巧

  高考复习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历来备受重视,大家都能注意把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结合起来,努力探求其内在规律。有的同学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少,但收效甚微,其原因很可能是陷入了有悖于这种规律的误区。

  一、诵读课文积累语言材料和知识

  传统的国文教学十分讲究熟读成诵,而今天教师的常用讲解分析取代了琅琅书声,学生在作业时,也只知笔练,不闻诵读。其实,诵读通过声音来体验字词句篇的语言形象,从而大大促进了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悟。在吟咏过程中,反复品味文章中有生命力的字词语句,咀嚼消化吸收,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化为自己的血肉。这种语言材料和知识的积累,正是语文功底的基石。不读、少读,必定难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缺乏个中的意蕴情趣,甚至连词句的语意都把握不住。

  目前,由于高考不使用课本中的语言材料命题,忽视教材的复习,甚至把复读重温学过的课文视为无效劳动的情况严重存在。适度的扩展阅读、加强练习是必要的,但对教材中的课文弃之不顾,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事实上,高考题中的答案基本上是课文中语言材料的直接迁移。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中,有一个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原句是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其实,这个词在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早已学过。原句是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这里的乃尔作这样解。全句的意思是(自杀的)主意就这样打定了。考题中的乃尔,正是解释为这样,如此。再如,2002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解释旬日和已而两个词的含义。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相应的词,分别出现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和《促织》中的旬余,杖至百等句子中。旬日作十天解。已而作不久解。这些示例,绝不是偶见现象。可以说,高考试卷上不论是文言词句的理解,还是被视为得分点的语法现象,都能直接间接地在课文中找到相同点。高三阶段脚踏实地全面复读学过的课文是十分必要的。

  以复习课文为基点,适当地拓展和延伸,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是必不可少的.。但盲目多练不免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应该把感性材料的积累与理性知识的梳理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对古汉语的一些词法和句法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梳理。

  二、注意归纳比照常用词

  在词法上,可以对课文中学过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谦敬副词、兼词、时间词和各种词类活用的类型,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作一些归纳梳理,并且从中体会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值得一提的是,对常用实词、虚词的多义性及兼类现象也应特别关注。2003年上海高考卷中,要求写出文中两个绝字的含义。前句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中的绝作不见解,与千山鸟飞绝中的绝同义;而后句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不无绝也中的绝是横渡之意,与《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同解。这个难度不高的词,答题正确率却不高,如果平时复习时能注意对这些常用词归纳比照的话,是容易应对的。

  文言词一般以单音词为主体,但也不能不加强对一些双音词的梳理。如连绵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复式虚词及一些语义比较固定的语词。去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如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三、句式的把握与梳理同样重要

  在句法上,句式的把握和梳理同样重要。在常见句式中,仍有不少同学对宾语前置句式和定语后置句式感到难以把握,这固然与不注重涵咏、缺乏语感有关,但与理不清这些句式的语法结构的规律也不无关系,可见对有关例句的归纳梳理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对一些习惯句式的把握和梳理也须引起足够重视。诸如无乃乎?、其之谓也、何为?等结构较固定的句式务必非常熟悉。今年上海高考中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一句的翻译,使许多考生失分。其原因是对奈何?的句式毫无感觉,只能妄加揣测,胡乱作答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7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全词翻译赏析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意思就是南方的老朋友啊,人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发愁,我还是省点心别去惦记你好了。当然,这是在说反话,实质上的意思是:南方的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6
  • 《后汉书·马援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九年,拜援为太中大夫。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任吏以职,但总大体而已。闲于进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8
  • 满江红两峡崭岩诗词赏析

      《满江红·两峡崭岩》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2
  • 《春游湖》

    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 小舟撑出柳阴来。 徐俯是黄庭坚的外甥,早年作诗受到黄庭坚的影响,所以被吕本中列入《江西诗派宗社图》。但他后来极力要摆脱…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9
  • 诸葛亮《诫子书》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对比阅读答案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122
  • 《申胥谏许越成》原文及翻译

      申胥谏许越成   先秦:左丘明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