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朗读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朗读

  正确而流畅地朗读和悦耳动听地吟诵艺术相结合,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

  朗读

  朗读,是把原本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听觉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性活动,是读者与文本之间以声音为媒介进行的情感、思想的交流,阅读主体通过声音激活文字符号的内涵。

  叶圣陶先生在总结传统语文教学时,曾强调过朗读的作用,他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朗读,他说,“今时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读得烂熟,不知不觉之中,就懂得了它的条理”。实际上,古代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古人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在教育子侄读书时说,:“旧书不厌百回读,深思熟子自知”,指出了读的重要性。古人所说读就是朗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克服了文字障碍后,把握朗读节奏,体会文言文的音乐美感悟文章的思想美。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朗读呢?我认为,就是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出情来。

  读准。就是要求学生把字读正确,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特别是文中出现的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等,要求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明确读音,练习朗读,直到读的’顺口为止,只有这样,才能把句子读的流畅。读顺就是要求学生读的流畅,做到这一点,要求学生把握句读,注重轻重顿挫、高低起伏,使学生在体会文言文音乐美的同时,因声入情,体会文章的意境美,进而读出个人的感悟。

  朗读是学生阅读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建立在现代白话文基础之上的、以普通话为标准音的阅读方式。它汲取了古代诵读艺术的营养,但不是古人读文言文的方法,也就是说,朗读文言文就是要求学生现代人读现代白话文的方法去读文言文,这样,我们解读文言文所领会到的情感、思想和古代写作者寓于其中情感、思想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用古代的吟诵艺术来阅读文言文有可能会取得更佳效果。那么,什么是吟诵艺术呢?怎样运用吟诵艺术阅读文言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温馨提示:朗读可以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还可以使学生汲取精神营养,从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由此可见,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8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汪应辰文言文赏析

    汪应辰文言文赏析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十岁能 诗,游乡校,郡博士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 为人大须学问文言文翻译

      《为人大须学问》的原文、注释、翻译和相关的文化常识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我们看看下面吧!   为人大须学问文言文翻译   【原文】   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78
  •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从岳阳楼远眺,只见洞庭湖上,北风劲吹,船上的风帆被吹得歪歪斜斜;红日衔山,倒影映在湖中,似觉红日衔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2
  • 《患难见知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患难见知交 原文 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còu),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独吴薗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也。赵每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9
  • 《留赠偃师主人》翻译赏析

      《留赠偃师主人》作者为唐朝诗人许浑。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城漏未残,徒侣拂征鞍。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5
  • 《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吕太后本纪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