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复习梳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复习梳理

  人教版九下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说继孔子之后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二、词语积累

  1、一般实词

  发:起,被任用。 举:任用,选拔,这里指被选拔 任:责任、使命

  士:狱官。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喻:明白,了解 恒:常。

  过:犯过失 入:指在国内。 出:指外国外。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敌:相当、匹敌。

  2、通假字

  ①衡:同“横”梗塞,不顺。 ②拂:通“弼”读bì,辅佐。 ③曾:通“增”增加

  3、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苦:使 ……痛苦。 劳:使……劳累。 饿:使……经受饥饿之苦。

  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动:使……惊动。 忍:使……性格坚强起来。

  三、思想内容

  文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强调艰苦奋斗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文章结构

  ⑴第一部分

  (①②)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六个历史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① (排比)六个历史事例:

  人名 事例

  舜 发于畎亩之中(曾经务农耕田)

  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曾经为人筑墙)

  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曾经贩卖鱼盐)

  管夷吾 举于士(曾经作为罪臣囚于狱中)

  孙叔敖 举于海(曾经隐居海边)

  百里奚 举于市(曾经流落市井)

  ② (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第二部分(③)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正:(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

  反:(国)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⑶第三部分(④)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五、艺术特点

  运用类比论证的手法: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在结尾处揭示论点。

  六、典型题解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8.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9.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

  艰难困苦,玉汝玉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10、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答: 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死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意思对即可)

  11、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3分)

  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

  七、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林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让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相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语衰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9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一日一练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一日一练   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8
  • 《一字师》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字师》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郑谷在袁州,齐已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云:“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 齐已不觉下拜。自是士林①以郑谷为一字师。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3
  • 《自知之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108
  • 周邦彦《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译文及赏析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宋代:周邦彦   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1
  • 吾雏――白居易诗词全集

    吾雏 [唐] 白居易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 嗟吾不才子,怜汝无弟兄。 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 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 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老…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5
  •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西江月》翻译赏析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译文]    如今世路艰辛我早已习惯,而湖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