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的两个复沓

木兰诗中的两个复沓

  引导语:你们知道木兰诗中包括哪两个复沓吗?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木兰诗中的两个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兰诗》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木兰诗》简介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31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梅尧臣《东溪》阅读答案及赏析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69
  • 李商隐《代赠》阅读答案及赏析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①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6
  •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主要运用了何种写景手法?(4分)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2
  • 刘禹锡《踏歌词四首(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踏歌词四首(其三)  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注: 花钿:女性的一种首饰 (1)这首诗第一句写( &nbsp…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0
  • 王之涣《宴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①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 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0
  • 如何鉴赏诗词的语言

    一、炼字题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收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要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 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设…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