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主旨和结构新探

木兰诗的主旨和结构新探

  导语: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义教初二册课本认为《木兰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因此把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即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第四段为第二部分,第五、六段为第三部分,第七段为第四部分。对此,本人颇有微议。首先,从《木兰诗》反映的民族史背景看:据《魏书·太祖纪》载:登国六年(391年)十月戊戌,北征蠕蠕(即柔然。当时北方称蠕蠕,南方称芮芮),追之及于大碛南床山下,大破之,班赐从臣各有差。那时,北魏刚立国五年,社会还滞留在家长制奴隶制阶段(王仲荦语),其族人还过着逐水草、无城郭的生活。鲜卑拓跋部从来就是一个以掳掠为职业的落后集团(范文澜语),官吏没有俸禄,以掳掠为获取财富的手段。这次进攻柔然,正如大臣崔浩所说:多获美女珍宝,马畜成群。战后,班赐从臣各有差就是把夺得的奴隶和牲畜,按战功的大小,按等级分配给从征的贵族和扈从武士。这是掠夺式的战争,并非防御性战争。

  其次从叙述主体木兰看:

  木兰的替父从军是迫不得已的。她是在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下,被迫替爷征主旨和结构的。换句话说,当时的北魏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既对别的民族进行无休止的侵犯掳掠,又对本民族人民进行无尽期的征兵,以至于规定每家每户非出一个男丁不可,从而迫使木兰不得不女扮男装、冒名顶替。而这样长期对内征兵的结果,则使得人人不安、家家不宁,因为古来征战几人回。至于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归来的将军壮士则肯定寥寥无几。

  难怪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了。这叹息不但是迫不得已从军的叹息,还是可能诀别的叹息,因此从叙述主体木兰的主观认识来看,她绝对不会有保家卫国的理想。教材分析者由于脱离了文本,故拔高了木兰的思想认识,以为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是不恰当的。

  另外,我们从课文的第五、六段来看,这两段似乎充满了欢快的情调,据此,诸多分析者认为它突出了她(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其实这种分析也很勉强。如果我们注意到了上面的分析,把握住了木兰的思想认识和从军意愿,就不难看出,这两段表面上的欢快掩不住内心的悲苦,这是一种含泪的.微笑,是一种庆幸。就木兰而言,她已体味到战争的严酷,征战几十年,曾亲临杀戮和被杀戮的惊心动魄,现在侥幸生还,已是不幸中之万幸,她怎还敢有百千强的赏赐和作尚书郎呢?她只希望不再被征召,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就是九死一生之后极度兴奋的真实写照。倘若作了尚书郎,那又得为统治者卖命,说不定哪一天又得披挂上阵,重踏生死场。就家人而言,几十年的盼望,喜事少愁绪多,愁就愁在木兰在外生死难料。

  在那风烟四起遍地腥云的社会里,木兰迫不得已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其家人的忧愁和担心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尽管从表面看,木兰回归后家里很热闹,可这种热闹是在几十年忧愁担心之后的,它实质是一种意外的解脱,所以无论从木兰角度看,还是从家人角度看,都无所谓有自觉自愿的爱国意识和思想,无所谓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

  再次从叙述者(作者)角度看,叙述者的本意也不在于要表现一种爱国情结。这可以从《木兰诗》的结尾看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是一段带有议论性的句子,显然,作者的本意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一种全新的女子未必不如男的思想观念,这是作者的进步思想倾向所在。

  有了以上分析,全文的结构似可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六段)主要记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意在托出木兰具有男子汉气概,为第二部分(第七段)的议论张本。

  第二部分则是作者写作的意图所在。全诗的重心应该是第二部分,因而主旨也应从第二部分中归纳。这也符合记叙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即文中的议论往往中国睛作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33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怀古诗词题型鉴赏要诀

    怀古诗词鉴赏要诀 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因为诗涉历史,所以在鉴赏…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7
  • 白居易《琵琶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8
  • 周紫芝《生查子·春寒入翠帷》阅读答案及赏析

    生查子·春寒入翠帷 周紫芝 春寒入翠帷,月淡云来去。 院落半晴天,风撼梨花树。 人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 满眼是相思,无说相思处。 【注】①金铺:门环的底座。此处代指…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9
  • 史肃《春雪》阅读答案

    春雪 [金] 史肃 丰年不救两河饥,腊尽才看小雪飞。 谩说①春来膏泽好,其如垄上麦苗稀。 空花只解惊愁眼,湿絮宁堪补败衣。 颇笑西台瘖御史②,日斜骑马踏泥归。 【注】①谩说:休说。…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4
  • 诗歌的语言–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及解答

    诗歌的语言 1. (2011·滨州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6
  • 裴迪《华子岗》阅读答案及全诗解析

    华子岗     裴  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①诗人以“ 还家  &rdqu…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