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第三段的扩写

木兰诗第三段的扩写

  扩写是对原文进行扩展和充实,把简略的原文扩展成符合题意要求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第三段的扩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木兰诗第三段扩写(一)

  木兰从白天开始赶路,到了夜晚,就住在黄河边上,这是黄河正淘淘不绝地流动着,河水的激流声响很大,木兰已经听不到爹娘的呼唤她的声音,他只能在那黄河边上思念着家人了,他在想:不知道爹娘怎么样了,他们一定还想着我,待战争平息,我就来看您。

  第二天清早,太阳已经从东边出现之时,木兰就整理好行装,骑上自己心爱的骏马,继续沿着道路前进奔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黄河,在这通往战场的路上,木兰坚信:路过战争不平息,他就永远不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又从白天赶至黑夜,又是一个路程,当他赶到黑山头上时,天已经黑了,今夜只能在这黑山头上宿营,这时黑山头上刮来一阵阵狂风,而仔细听,则是来自于燕山脚下胡人的战马正在嘶鸣着,木兰闻声后,心想:看来胡人都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事不宜迟,得加快脚步了。

  第三天,木兰就早早驾着马像飞一样跨越山岭,跋涉万里来到战场,谨慎地同其他士兵一起与胡人战斗。木兰却不同往常那样叫醒爹娘,而是要做一件危险的事情——代父从军,若到军营,一不谨慎,暴露他的姑娘身份,那可是要杀头的`啊,不过木兰不怕,一个女子怎能被死亡屈服,她穿上铠甲,骑着骏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自己的爹娘,这时他只是在想:爹娘再见,我走了,带战争和平,我还会回来,咱们一起团圆,爹娘您一定等我回来。

  木兰诗第三段扩写(二)

  第二清早,花木兰就出门到街头上,买骏马、买马鞍、马笼头、马鞭,忙乎了好一阵子,备齐了战装,然后辞别父母,女扮男装头也不回地走了.早晨辞别了父母,晚上花木兰宿在了黄河边,她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听到的只是黄河流水的“哗哗”声.

  第二天早上,她辞别了黄河,晚上又宿在黑山头.

  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花木兰最终来到了燕山脚下,她听到胡人兵马的嘶鸣声.花木兰发誓:为了父母,为了国家,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34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杜甫《画鹰》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画鹰①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9
  • 韦庄《与东吴生相遇》阅读答案附赏析

    与东吴生相遇 (唐)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①平。 【注】①泰阶:星…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3
  • 陶渊明《问来使》王维《杂诗》阅读答案

    [甲]杂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乙]问来使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1
  • 罗隐《宿彭蠡馆》阅读答案赏析

    宿彭蠡馆 罗  隐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4分) 答…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2
  • 木兰诗里面的顶针句

    木兰诗里面的顶针句   【文章导读】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2
  • 苏轼《海棠》陈与义《春寒》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海棠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赏析: 这首绝句写于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前两句写环境,…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