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多景楼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念奴娇登多景楼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多景楼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南宋统治者中弥漫着一种以长江为界,南疆北界的谬论,放弃北伐,以求苟安。【注释①提供的答题信息】:a此词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感;b作者对南宋统治者放弃北伐,以求苟安的不满情绪;c作者表达了不愿与当时统治者同流合污,决心北伐,收回失地的决心②中流誓:祖逖中流击楫,立志荡平外敌。【注释②提供的答题信息】:a表明此词用了运用典故的表现手法;b表明诗人将学习或效法祖逖立志荡平外敌,保固南宋江山③小儿破贼:东晋时期,谢安率军与氏族人苻坚作战,谢安回答友人的询问时说:“小儿大破贼”【注释③提供的答题信息】:a表明此词用了运用典故和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b表明作者要率军北伐“大破贼”的决心

  8、词的下阙“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解答】词人借祖逖中流击楫挥师北伐的典故,①通过“正好”“不须”二词,表达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和毫不犹豫的自信心;②又以东晋谢安名句收尾,再现了谢安抗敌得胜时的大将风度,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襟、无畏的胆识和豪迈的气魄。

  9、陈亮长于因词言政,借古讽今。试就词中所引六朝旧事,来阐述这一特点。(6分)

  【解答】词人①借“只成门户私计?”明言六朝实际上是暗指当今统治集团不顾国家存亡的大事,只管各自谋取私利,戳穿了“南疆北界”的欺骗性;②又借“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之故事,讥讽了当朝醉生梦死的豪门贵族国难当头之际,既不敢抵抗入侵之敌,又要假惺惺地扮作“英雄流涕”的爱国志士的模样。

  【附】:【全词大意】居高楼上四处眺望,深感如此地势的情意,古今有几个人曾经领会?长江天险象鬼神设施,竟被糊里糊涂地看作,划分南北的天然疆界。一条江水横奔纵陈,峥嵘的山岗环绕三面,都做出争夺雄奇、进取中原的姿势。六朝统治者干了些什么事?只依靠天然的险阻作为一时苟安的自私之计。

  可笑东晋的权贵王导、谢安众人,居然登上高楼眺望边远,也装模作样学爱国的英雄洒泪挥涕。凭借着这有利的江山,却不去收复黄河、洛水一带地区,让敌人血腥蹂躏得无边无际。当前形势很好,正该北进长驱,不必再回头反顾,应该效法祖逖中流击楫发誓,谢玄在淝水大破秦贼,胜利的局势已经形成,用不着再问强敌是否相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50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语文古诗词精选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精选     第一册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6
  • 贺新郎(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流落今如许。我亦三生杜牧,为秋娘著句。先自多愁多感慨,更值江南春暮。君看取、落花飞絮。也有吹来穿绣幌,有因风、飘坠随尘土。人世事,总无…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578
  • 宋濂《环翠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环翠亭记 [明]宋濂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沿城直趋而西,是为罗家之山。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52
  • 醉落魄·咏鹰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昏。此际偏思汝…

    古诗文 2020年3月25日
    642
  • 构建文言文学习评价标准

    构建文言文学习评价标准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常常会因为无法理解词意而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师教学效率偏低。至此,为摆脱这种低效的教学状况,就要建立高效的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8
  • 桃园三结义始末文言文

    桃园三结义始末文言文   导语: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   桃园三结义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