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愚公移山

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来源:]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来源:学+科+网]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虽我之死 ▲ ②一厝朔东 ▲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

  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A.河曲智叟亡以应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何以战?

  1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对于这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 (2分)①即使 ②通“措”,放置。 18. (2分) D 19. (2分)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 20. (2分)能结合原文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50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隋书·杨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隋书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父琛,仪同三司,及汪贵,追赠平乡县公。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更折节勤学,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77
  • 小雪的节气诗句

    关于小雪的节气诗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47
  •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这两句是说,经水路出峡赴京,舟行飞快,枫叶落地,船过后,才听见其声;岸上菊花似在眼前,尚未看清已移到船后,故曰背指。写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5
  • 《元史·阔里吉思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爱牙失里公主。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117
  • 唐朝的边塞诗歌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人之照耀千古的文化显现,就在于诗。诗的 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派别林立,意韵华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胜观。燕赵诗人在隋唐 诗坛上,也有垂于诗史的名家和名…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0
  •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意思及作者出处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为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意思 解 释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出 处 宋·刘斧《青琐高议》:“我闻古人之诗曰:&l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