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练习及答案解析

课内文言文练习及答案解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小题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小题3】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小题4】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答案

  【小题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题1】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小题1】略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中心论点的’能力。根据文章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来体现“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一观点,“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来体现“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一观点。综合起来,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段的开头或结尾来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两个事例分析出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根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现象可以分析出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观点,联系现实生活,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所写的名言警句只要与“人和”有关即可。比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50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上李邕――李白诗词全集

      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05
  • 临江仙·寒柳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

    古诗文 2020年3月25日
    653
  •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殷景仁传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也。景仁少有大成之量,司徒王谧见而以女妻之。初为刘毅后军参军,高祖①太尉行参军。建议宜令百官举才,以所荐能否为黜陟。景仁学不为文,敏有思致;口不谈叉,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0
  •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文句式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1
  • 岳阳楼记作者

    是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佑四年) 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ldquo…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220
  • 《郊园即事》原文及翻译

      《郊园即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前言】   《郊园即事》是初唐诗人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