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屈原者,名平,楚①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②.博闻强志③,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④,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节选自《屈原列传》)

  【注】①〔楚]指楚国王室。②[左徒]楚国官名,是一种官阶较高的职官,次于令尹,相当于上大夫.③〔志〕同“记”。④〔造为宪令〕制定国家的法令。⑤〔伐〕自我夸耀。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生病

  B.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直:正直

  C.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遭受

  D.娴于辞令娴:娴熟、擅长

  【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3分)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分)

  【小题3】、通读选文,谈谈屈原遭受上官大夫谗言的原因有哪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

  【小题1】( A )(2分)

  【小题1】(1)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艰难了。(3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智”“穷”意思的各计 1 分 )

  (2)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3分)(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而”“谤”意思的各计 1 分 )

  【小题1】才华横溢、耿直方正、真心为国,不肯和他们同流合污而遭遇妒忌,而遭受谗言。可见,屈原是一个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爱国志士。(4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50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新晴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刘攽

    作者:刘攽 朝代:〔宋代〕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新晴译文及注释 新晴译文 夏日雨后初晴,午睡醒来,看到窗外满眼的绿树和青苔。 唯有南…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69
  • 姚鼐《游媚笔泉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游媚笔泉记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①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7
  •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马说》和《送东阳马生序 》   1、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的内容有: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4
  • 六桥行

    朝代:宋代 作者:周端臣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苏堤路。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野芳竞吐。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六桥徙倚。喧处处、行春箫鼓。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凝想禊饮花…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651
  • 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阅读答案

    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雍陶[注]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注  雍陶: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3
  • 何岳文言文阅读答案

    何岳文言文阅读答案   导语:穷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何岳文言文阅读答案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何岳   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