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七年级文言文教学案例

海市蜃楼七年级文言文教学案例

  【我想解决的问题】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到农村学校听语文课,发现目前农村语文课堂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节课教几个生字,念一遍课文,慢慢悠悠,哪儿黑哪儿宿,铃声一响,就算完成。另一种是为了突出"人文性",热衷于情感分析,对于文章的字词、语段、写作知识、不理解的内容,教师要么不知道讲要么不敢讲。有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盲目追求教学情境和学习形式的变化,忽视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连念一遍课文的时间都不舍得给学生,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儿,似乎更像品德课了。我认为,这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课,这样的教学是缺乏"底气"的。长此以往,汉语的"根"很难扎在学生的心中!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汉语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软件保存,如同流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一滴宝贵的文化血液,传承这种文化,小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在农村,小学教师大都身兼数科,并非专职语文教师,工作任务之多压力之大,难以想象!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做有效的事,那么语文教学就更容易旁落了。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和忧虑: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底线"是什么?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不算是一个问题,因为语文知识和思维过程、训练素材在教材中显而易见。而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却是一个难题,其原因就在教材本身!语文课上教和学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并不是教和学的内容本身,它是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则隐藏在课文之中,需要教师去寻找、挖掘。于是,面对五花八门的新课改的语文课,我们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迷惘了。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以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海市蜃楼》为例进行了一次小学语文"底线课堂"的研究与尝试。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作为一种研究,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提供了一些基本素材,感觉内心里稍稍踏实了一点。在此与大家切磋。

  【我的教材分析】

  《海市蜃楼》这篇文章按照"概括–具体–总结"的顺序描写了海市蜃楼这种虚幻神秘的景象。本课要求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在表达上,怎样让读者通过文字描述,感受到海市蜃楼的奇幻与迷人,是这类"幻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成功运用以下写作手法,表现了这种幻景的神奇幻化。

  一、以实景衬幻景。文章在第一、二自然段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实景画面,这是海市蜃楼即将出现的背景。烈日当空的夏日,茫茫的戈壁瀚海,黄沙大漠之中,热浪翻滚、热气蒸腾……上有炙阳、下有广漠,人们饥渴难忍,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在这个时候,海市蜃楼出现了。作者运用这样的实景描写做引子,过渡到对幻景的描绘,令读者觉得实与虚转接自然,没有突兀之感。

  二、将读者置于景物之中。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常常是直面对方,直呼其名,或是运用第二人称进行交流。在本文,作者也多处运用"你"字,用谈话式将读者直接带到所描绘的幻景之中。在第三自然段中,如"你经常可以看到……你还会看到……你还可以看到……你会觉得……"这样的文字,让读者感到很亲切,如同和老朋友谈话一般,仿佛亲身来到那里,亲眼看到了美丽的海市蜃楼。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写海市蜃楼神秘消失的部分,也多次运用了这种手法,使人和景达到了自然的和谐、和谐的自然,可谓人在景中,景在心中。

  三、大量运用同类词语着力渲染。在描写幻景的时候,课文运用了一组四字词语,准确刻画了海市蜃楼虚幻的画面。如:隐隐约约、不可触摸、错落有致、若有若现、太虚幻境、如梦如幻、漂浮游移、浮想联翩、一闪而过……假如去掉这些词汇,那么,海市蜃楼朦胧和游移的特点,就表现得就不那么突出了。

  教学时,根据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并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

  1、理解"海市蜃楼"词义(告诉学生百度百科)

  【解释】 蜃shèn:海里的一种贝类动物。传说中,蜃能吐气形成楼台形状,实际上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大气密度不同,光线折射而形成的。也用来比喻虚无缥缈而不实际存在的事物,或不可企及的虚无的梦想。

  【示例】 她知道他们不会拿~来哄骗她。–巴金《春》

  【近义词】 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缥缈

  【歇后语】 大戈壁做鬼脸 — 海市蜃楼

  【灯谜】 太平洋上一座城

  2、读一读课后"我的资料夹",了解海市蜃楼的成因,注意其中的地点"山东蓬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51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西北有高楼》古诗原文及译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5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讲解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讲解   【考查要点】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知识疏理】   1.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重课文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唐诗寄令狐郎中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商隐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寄令狐郎中译文及注释 寄令狐郎中韵译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36
  •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译文]   每年的这一天夜晚,月光都明亮得如同洁白的丝绸,可亲人总是远隔千里不能团聚。 &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78
  • 新凉

    朝代:宋代 作者:徐玑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33
  • 写河北承德磬锤峰的诗词大全

    磬锤峰,承德名山之一,山有巨峰,形如倒置的棒椎,故又称棒椎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 武烈河有石挺,谓挺 “在层峦之山,临崖危峻,孤石云举,高可百余仞。牧守过此,命选…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