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三余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董遇三余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晚上,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是临时的空闲时间。董遇三余文言文的阅读答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董遇 三余 读书《三国志》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 必当先;读百遍! 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 苦渴无日。

  遇言: 当以 三余 。

  或问 三余 之意。遇言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稆负贩 ②人有从学者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④或问 三余 之意

  2.下面句中 而 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

  A.性质讷而好学 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C.面山而居 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3.翻译句子。

  ①苦渴无日

  ②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你怎样理解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 ,而云: 必当先读书百遍 。

  5. 这段文字围绕读书讲了哪两方面内容?

  6. 文中所说的 三余 ,其具体内容是哪 三余 ?

  参考答案:

  董遇 三余 读书)

  ①背 ②跟从,随从 ③见同 现 ④有人

  2.C

  3.①苦于没有时间 ②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③读书百遍而(书中)的意义自然的显现(出来)

  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 其义自见 的目的。

  5.书要多读 要抓紧空余时间读

  6.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讥笑他,但他照样读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 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 又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 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 应当用 三余 时间。 有人问 三余 是什么,董遇说: 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97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谷口高人,偶溯明河,近尺五天。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姬侍,云里蹁跹。滴露研朱,披肝作纸,细写灵均孤愤篇。排云叫,奈大钧不管,沙界三…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559
  • 《夏侯贪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夏侯贪鄙 【原文】 益州新昌县令①夏侯彪之初下车②,问里正曰:“鸡卵③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遣取十千钱,令④买三万颗。谓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4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全诗翻译与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译文]  能把秋天的树叶吹落,也能把春天的花朵吹开。   [出自]  李峤  《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42
  • 文言文《明史·申时行传》阅读理解答案与参考译文

    文言文《明史·申时行传》阅读理解答案与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札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4
  • 章学诚《师说》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韩退之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又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道之所在,师之所在也。”又曰:“巫医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因怪当时之人以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97
  • 林琴南敬师

    【原文】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