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断句高中

文言文判断句高中

  文言文判断句高中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附:中考语文文言文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1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夏蚊成雷(雷:名词作动词,指像雷响)《闲情记趣》   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4
  • 淡中知味,常里识英文言文赏析

    淡中知味,常里识英文言文赏析   人们往往忽视平凡,不重视常见的东西,像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固然都是极端美味可口的佳肴,但时间久了会觉得厌一而难以下咽;粗茶淡饭,最益于身体,在一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3
  •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出自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8
  • 姽婳词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758
  • 《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原文及译文赏析

      《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天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