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文言文同步练习

伤仲永文言文同步练习

  1、在下面各句横线上补上原句省略的成分。

  ⑴ 明道中,____从先人还家,____于舅家见之,________十二三矣。

  ⑵ ______借旁近与之,_______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你能一眼看出下列加粗词语中谁的用法与众不同吗?( )

  A、父利其然也 B、稍稍宾客其父

  C、不能称前时之闻也 D、一狼洞其中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忽啼求之

  C、余闻之也久 D、或以钱币乞之

  4、火眼金睛!下面句子谁被翻译错了?选出来( )

  A、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译:又过了七年,我回到扬州,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B、余闻之也久

  译:我早就听说过这件事了。

  C、稍稍宾客其父

  译:渐渐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5、做个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粗的词的意思。

  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阅读下列选段,完成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6、⑴ 第一段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文中哪些语句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文中世隶耕为___________作了铺垫,衬托了方仲永_________。

  ⑸ 读了此文,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段,做段后练习。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之。已而(过后)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何,怎么)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通册,指书卷)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冕小儿,恬(安然)若不见。

  7、⑴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看谁又快又准!)

  A、窃入学舍( ) B、夜潜出( )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 D、父怒挞之( )

  ⑵ 做个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

  A、已而复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写出文中最能表现出王冕读书专心入迷的一句。

  【参考答案】

  1、⑴ 吾 吾 仲永

  ⑵ 其父 仲永

  2、C

  3、A

  4、A

  5、⑴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很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⑵ 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⑶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后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6、⑴ 仲永幼年作诗非凡天赋 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做法

  ⑵ 第一阶段指物作诗立就;

  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⑶ 原因是其父贪图小利,眼光短浅,不使学。

  ⑷ 未尝识书具 非凡的天赋

  ⑸ 略

  7、⑴ A、偷偷地

  B、偷偷地

  C、离开

  D、打

  ⑵ A、过后还是像当初那样。

  B、儿子这样痴迷(读书),为什么不让他去读书呢?

  ⑶ 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3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秦观《望海潮》全文翻译赏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译文]  明丽春色乱纷纷来到每户人家,不管在桃边还是柳下。   [出自]  秦观  《望海潮》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2
  • 袁枚《帆山子传》“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帆山子传 (清)袁枚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2
  • 《夜过西湖》

    陈 起 鹊巢犹挂三更月, 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 蘸他春水画船头。 诗的题目叫“夜过西湖”,那就不是“夜游西湖”,更不是“游湖觅诗”了。从第三句“吟得诗成无笔写”,也可…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5
  • 喜迁莺(春感)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催花时候。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怎知道、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别后。音信…

    古诗文 2020年6月2日
    619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5
  •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窦融列传附译文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窦融列传附译文   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   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女弟为大司空王邑小妻。家长安中,出入贵…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