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一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江天一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顺治【注】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明拒守。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也?我不死,祸□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能有与人共事而逃于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

  汪琬曰:方胜国之末,新安士大夫死忠者,有汪公伟、凌公駉与佥事公三人,而天一独以诸生殉国。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节选自汪琬《江天一传》)

  【注】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年号,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 逆:叛逆

  B.大帅购天一甚急 购:悬赏

  C.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 执:逮捕

  D.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 赍:怀着,带着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天一虽以文士知名,□深沉多智

  ②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明拒守

  ③我不死,祸□族矣

  A.①而 ②以 ③之 B.①而 ②为 ③且

  C.①且 ②为 ③之 D.①因 ②以 ③且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B.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C.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D.予闻天一游淮安/淮安民妇冯氏者/刲肝活其姑/天一征诸名士作诗文表章之/欲疏于朝/不果/盖其人好奇尚气类如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江天一安贫乐道,注重品节。他家贫屋坏,置身于漏屋之中,虽日晒雨淋,却能吟诵自如;更提倡读书人立品为先。

  B.江天一不畏强敌,敢于担当。他一介诸生,却于乱世挺身而出;清兵下江南,他县多望风而附,他却率众奋起抗清。

  C.江天一勇赴国难,至死不屈。他英勇杀敌,义无反顾,兵败城陷后慷慨就义,并说他如果不死,就一定会再次起兵。

  D.江天一正直热忱,仗义执言。他为佥事公被杀一案,奔走呼告,上奏朝廷,又作《吁天说》,最终使得冤案真相大白。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笑谢曰:“焉能有与人共事而逃于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3分)

  ②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4分)

  (2)文中称江天一“深沉多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案:

  5.A【逆:迎接】

  6.B【而,连词,表转折关系;为,介词,替;且,副词,将。】

  7.D【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比如顶针句和句首发语词。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8.D【“为佥事公被杀一案”错,佥事公最终并未因此被冤杀。】

  9.(1)①江天一笑着辞谢道:“怎么能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译出“谢”1分,译出“幸”1分,句子大意1分。)

  ②当时,幕府中号称精通兵法的众多侠义之士人数用百来计算,然而佥事公金声只是推重天一,凡对内对外的机密大事,都取决于他。(译出定语后置1分,译出“以百数”1分,译出“焉”1分,句子大意1分。)

  9.(2)

  ①在那个时候,徽州一带盗匪很多,江天一便辅助佥事金声,用军队的办法团结组织乡里的年轻人,作好防守的打算。(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②在清兵攻打之前,建议金声利用有利地形,守住绩溪交通要道,在那里建筑关口,多派兵驻守,以和别的县相互配合,夹制敌人。(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

  ③兵败被捕之后,江天一以自己一身保全了整个家族,解除了自己家族被灭门的危险。

  ④金声被诬陷,天一上京为其申辩,又作《吁天说》向掌权大臣申诉,这件事情最终得以弄清楚。(天一为赍辨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

  (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事例概括不完整,酌情扣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03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论语尧曰第二十》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这一篇侧重谈论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以治国为主。第一章古圣先贤的治国方略。第二章孔子谈治国方略。第三章既是对全书的总结,也是对这一篇内容的概括。   【原文】20.1尧曰:“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196
  •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寄欧阳舍人书》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写给其师欧阳修的一封感谢信,文章通过对铭志作用及流传条件的分析。来述说“立言”的社会意义,阐发“文以载道&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0
  •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意思及鉴赏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两句逸句是说,太宗皇帝制定了长远的谋略,用科举考试的办法,笼络天下有学问的人,通过进士及第的办法来作官,引诱得天下的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71
  • 苏洵《辨奸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辨奸论》 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①,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②。而贤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苦斋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苦斋记   (明)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3
  •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博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隋文帝有奇表,深自结纳。及帝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