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文言文翻译

渔家傲·秋思文言文翻译

  《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以下是“渔家傲·秋思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207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楚人献鱼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楚人献鱼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楚人有献鱼楚王者曰:“今日渔获,食之不尽,卖之不售,弃之又惜,故来献也。”左右曰:“鄙哉!辞也。”楚王曰:“子不知渔者仁人也。盖闻囷仓粟有余者,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9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块硬骨头,在新课程理念下,文言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探索,近日,我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主要分三个板块学习:积累实虚词,以例句探讨,主要是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字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4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译文]  不如掩在窗帘儿底下,听听别人家的欢声笑语。   [出自]  李清照  《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6
  • 西湖七月半张岱文言文翻译

    西湖七月半张岱文言文翻译   《西湖七月半》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先描绘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四类看月之人。为大家分享了西湖七月半的言文翻译,欢迎借…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95
  • 《双调·寿阳曲·新秋至》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双调·寿阳曲·新秋至   贯云石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   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注释】   乍:忽然。   悠悠:遥远的样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4
  • 秋日田家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黄燮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力田已告成,计日宜。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农家终岁劳,至此愿稍偿。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嗟彼豪华子,素餐…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6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