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

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欢迎阅读!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3、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

  4、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只(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5、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6、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称:著称。

  7、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一食:吃一顿。食,吃。

  9、或:有时。

  10、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1、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2、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3、食马者:食,通“饲”,喂。

  14、其:指千里马,代词。

  15、是:这样,指示代词。

  16、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7、能:本领。

  18、足:足够。

  19、才、:才能。

  20、美:美好的素质。

  21、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

  22、且:犹,尚且。

  23、欲:想要。

  24、等:等同,一样。

  25、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6、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7、求:要求。

  28、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29、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0、食之:食,通“饲”,喂。

  31、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才能。

  32、鸣:马嘶。

  33、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4、执:拿。

  35、策:马鞭。

  36、临:面对。

  37、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8、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39、其(2):恐怕,表推测语气。

  40、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41、知:懂得,了解,认识。

  42、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43、食马者:指不懂得重用人才的官吏。

  44、伯乐:贤明的君主,懂得如何重用人才。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21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

    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9
  • 文言文《孟母三迁》鉴赏

    文言文《孟母三迁》鉴赏   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孟母三迁》鉴赏,欢迎参考~   孟母三迁   两汉:刘向…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0
  • 吴文英《鹧鸪天·化度寺作》

    吴文英 化度寺作 池上红衣伴倚栏,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注释】 殷云:…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18
  •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博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隋文帝有奇表,深自结纳。及帝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如梦令(题龙脊石)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素养浩然之气,铁石心肠谁拟。蒿目县前江,不逐队鱼游戏。藏器。藏器。只等时乘奋起。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609
  • 春闺怨

    不系雕鞍门前柳[一],玉容寂寞见花羞[二]。冷风儿吹雨黄昏后[三],帘控钩[四],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注释[一]雕鞍:装饰漂亮的马鞍。指马。 [二]玉容寂寞:谓形容憔悴。白居易《…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