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下面是其文言文知识点,欢迎阅读:

  词类活用

  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通假字

  知:通“智”,智慧。

  一词多义

  1 其:

  ⑴指示代词,“那"——及其日中如探汤。

  ⑵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问其故。

  2为:

  ⑴通“谓”,说——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⑵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古今异义

  ⒈盘盂:

  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今义:用来装痰、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⒉汤:

  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

  ⒊去:

  古义:距离,离、相离。

  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⒋援:

  古义:引,拉

  今义:支援,帮助

  简述

  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两小儿辩日”中讲的那个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21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上元竹枝词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692
  • 大脖子病人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所以为同学们带来了大脖子病人文言文翻译,请看:   大脖子病人文言文翻译   大脖子病人   【原文】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饮…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8
  • 山鹧鸪词李白翻译

    “山鹧鸪词李白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山鹧鸪词李白拼音版 《 游yóu山shān鹧zhè鸪gū词c&iacute…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1
  • 画鬼易

      【文言文】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曰:“孰易者?”曰:&ldq…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1
  • 文言文常见代词示例

    文言文常见代词示例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5
  • 《废弈向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废弈向学 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r…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