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下面是其文言文知识点,欢迎阅读:

  词类活用

  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通假字

  知:通“智”,智慧。

  一词多义

  1 其:

  ⑴指示代词,“那"——及其日中如探汤。

  ⑵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问其故。

  2为:

  ⑴通“谓”,说——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⑵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古今异义

  ⒈盘盂:

  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今义:用来装痰、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⒉汤:

  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

  ⒊去:

  古义:距离,离、相离。

  今义: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⒋援:

  古义:引,拉

  今义:支援,帮助

  简述

  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两小儿辩日”中讲的那个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21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伟业《过淮阴有感·其二》原文译文及赏析

      《过淮阴有感·其二》   清代:吴伟业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繇拾九还。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8
  • 《百家姓·东》文言文

    《百家姓·东》文言文   《百家姓·东》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舜有七友东不訾之后为东氏。据《集韵》载,舜帝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七友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九日登清水营城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古诗文 2020年3月9日
    607
  • “裴光庭字连城,早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裴光庭字连城,早孤。开元中,擢兵部郎中、鸿胪少卿。性静默,寡交游,虽骤历台省,人未□许,既而以职业称,议者更推之。玄宗有事岱宗,中书令张说以天子东巡,京师空虚,恐夷狄乘间窃发,议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2
  • 张光纬《舟人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舟人传 [清] 张光纬 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操何业。偶遇之舟,遂以舟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1
  • 《双调水仙子梦觉》的原文及赏析

      【原文】   双调·水仙子·梦觉(唤回春梦一双蝶)   乔吉   唤回春梦一双蝶,忙煞黄尘两只靴。   三十年几度花开谢,熬煎成头上雪。   海漫漫谁是龙蛇?   鲁子敬能施惠…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