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大学学校标识
- 校名
延安大学校名是1960年3月21日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诗人郭沫若同志来延安大学视察工作时亲笔题写。
- 校徽
(一)标志形状
1、由两个圆和一个半圆构成。
2、内圆内为宝塔山和延河桥。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郭沫若题写的“延安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YANAN UNIVERSITY”字样。
4、圆中间有“1937”字样。
(二)标志释义
1、“延安大学”中英文字样以红色宝塔为中心绕成一圆,寓意延安大学在革命圣地延安办学。
2、红色宝塔剪影和延安大学英文开头字 母Y、U在同一
个圆内组成的图案,寓意为延安人象绿叶一样深情地衬托着延安这一朵盛开的鲜花。
3、“1937”为延安大学创建的年份。
延安大学学校精神
- 校训
延安大学校训 :“立身为公 学以致用” 。
释义:“立身为公”的两个核心概念是“身”与“公”。“身”的社会学本意是身份,同时隐含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等引伸意。具体讲就是通过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的修炼,使自身能够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一种身份或角色。“公”的本意是公共,这在上古和现代社会的话语系统中是相通的,如原始公社、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士大夫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均以“公”之本意来立意。在近代社会,“公”字又引伸出了“公平”、“公正”等含义,显示了自我人格与公共社会的一体性联系。创办于1940年的延安大学最早前身学校陕北公学之“公”,融汇了“公”的上述所有含义。
“学以致用”的核心概念是“学”与“用”。“学”是学习、学业,“用”是实践、运用。“学以致用”,从主观上讲是将学习的目的建立在实际运用的基点上;从客观上讲,是将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1944年延安八大院校合并后的延安大学所制定的教育方针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学与用的一致”。数十年来,延安大学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社会的普遍评价是有真才实学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学以致用”的教育方针已经成了被社会所高度认可的优良传统。
- 校歌
延安大学在每年新生进校后都会组织合唱比赛,延安大学校歌是必选曲目。1988年,延安大学迎来了50周年校庆,陕北公学校歌的曲作者吕骥又专门创作了延安大学校歌,歌曲的高潮部分唱道:“为挽救祖国危亡,为争取民族解放,延大的英雄儿女贡献了革命的青春和力量,前进呀前进,革命的熔炉,永放光芒;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人类美好理想,延大的英雄儿女正献出全部的热和光,前进呀前进,革命的传统,永放光芒;努力学习团结奋斗,把延安精神发扬,新世纪美好的远景已显现灿烂的曙光,前进呀前进,延安的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