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导语: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朝三暮四

  先秦:佚名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释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4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纳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纳   词类活用,是高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一般来讲,高中生应该掌握下面几种词类活用:   【知识梳理】   ◎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3
  • “谢枋得,字君直,信州弋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谢枋得,字君直,信州弋阳人也。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 宝佑中,举进士,对策极攻丞相董槐与宦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4
  •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全词翻译赏析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的意思: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 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⑴,万古谁将此镜磨⑵?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⑶,碧天遥难问Y疃稷取N叶蓝郧骞庾?桑?薪?籽└琚剩?露?阃旁参胰慈绾危?/p> 注释⑴蟾影:月影。相传月中有…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3
  • 《道间即事》

    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 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 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 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 粗裘粝食地行仙。 这是一首纪行述怀之作。诗人以…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9
  • 文言文必考的题型

    文言文必考的题型   文言文必考的题型有以下三种:   1、解释加点的字词。   2、翻译某句话或者某两句话。   3、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回答一些与中心相关的问题。如:?本文的中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