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导语: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朝三暮四的文言文的翻译

  朝三暮四

  先秦:佚名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训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老人,他很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懂得猕猴们的心意,猕猴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猕猴们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的食物,但又怕猕猴们生气不听从自己,就先骗猕猴们:“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这样够吗?”众多猕猴一听很生气,都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足够吗?”猕猴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释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4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史黄裳传节选文言文

    宋史黄裳传节选文言文   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少颖异,能属文。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益务进学,文词迥出流辈,人见之曰:非复前日文叔矣。时蜀中饷师,名为和籴,实则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2
  •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辩。为童子时,尝系鼠娶①于连,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2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1、周全、详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6
  •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这两句是诗人以自己一生仕途不达,沉沦下僚的经历,劝慰这位遭遇挫折的朋友——你看那花儿虽然开得艳丽,但它还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8
  • 小池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84
  • 为什么说治水必躬亲?用原文回答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相关推荐】 《治水必躬亲》 文言文《治水必躬亲》教学参考资料 《治水必躬亲》和《海瑞传》对比阅读 《治…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