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南朝时吴郡钱塘人,为人很谦逊,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查看。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

  1、为:是。

  2、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3、以:凭借

  4、园蔬:指种植菜类。

  5、好:喜好,喜爱。

  6、菘:白菜。

  7、尝出行:曾经。

  8、母问其故:缘故,原因。

  9、向:刚才,刚刚,先前。

  10、所以:……的原因。

  11、自:从此。

  12、遽:马上,迅速。

  13、走:逃跑。

  14、具:详细。

  15、启:说出。

  16、因:于是,就。

  17、自:自从。

  18、自是盗者大惭:这个。

  19、及:等到;到。

  20、复:再次。

  21、秘:保密。

  22、及长:年轻时。

  译文

  范元琰,字伯珪,南朝时吴郡钱塘人。范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有礼(从)不凭借(自己的)优点而骄傲地待人。(他的)家中很贫困,只依靠种菜维持生活。有一次,元琰从家中出来,发现有人正在偷他家的白菜。元琰急忙退回了家中。母亲问他原因,(他)详细的把实情告诉母亲。母亲问偷菜的人是谁,元琰回答说:“我之所以退回来,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现在我告诉您他的名字,希望您不要泄露给他人啊!”母子两人从此严守这个秘密。 元琰家的菜园外有一条水沟,有时有从水沟中渡水过来偷他家的竹笋的人。元琰于是砍伐了树木架了座桥用来渡过水沟。偷竹笋的人为此非常惭愧,从此这一带居然都没有了偷盗的人。

  文中范元琰对待盗者的’做法

  赞同:范元琰不计较盗贼的德行,用善举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丑恶,心中惭愧,从而改过自新;不因人之恶而恶,此君子善人之道!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

  不赞同:范元琰这样做,没有当即制止偷盗行为,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者。范元琰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主教的掩护下偷走主教家里的银烛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5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望之蔚然而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4
  • 《赤壁歌送别》翻译赏析

      《赤壁歌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3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及作者全诗翻译赏析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出自]   王维《九月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1
  • 点绛唇·蹴罢秋千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776
  • 寇准文言文翻译答案

    寇准文言文翻译答案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是关于寇准文言文翻译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寇准读书   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9
  •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翻译赏析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