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

  范元琰,南朝时吴郡钱塘人,为人很谦逊,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范元琰为人善良》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查看。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

  1、为:是。

  2、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3、以:凭借

  4、园蔬:指种植菜类。

  5、好:喜好,喜爱。

  6、菘:白菜。

  7、尝出行:曾经。

  8、母问其故:缘故,原因。

  9、向:刚才,刚刚,先前。

  10、所以:……的原因。

  11、自:从此。

  12、遽:马上,迅速。

  13、走:逃跑。

  14、具:详细。

  15、启:说出。

  16、因:于是,就。

  17、自:自从。

  18、自是盗者大惭:这个。

  19、及:等到;到。

  20、复:再次。

  21、秘:保密。

  22、及长:年轻时。

  译文

  范元琰,字伯珪,南朝时吴郡钱塘人。范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有礼(从)不凭借(自己的)优点而骄傲地待人。(他的)家中很贫困,只依靠种菜维持生活。有一次,元琰从家中出来,发现有人正在偷他家的白菜。元琰急忙退回了家中。母亲问他原因,(他)详细的把实情告诉母亲。母亲问偷菜的人是谁,元琰回答说:“我之所以退回来,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现在我告诉您他的名字,希望您不要泄露给他人啊!”母子两人从此严守这个秘密。 元琰家的菜园外有一条水沟,有时有从水沟中渡水过来偷他家的竹笋的人。元琰于是砍伐了树木架了座桥用来渡过水沟。偷竹笋的人为此非常惭愧,从此这一带居然都没有了偷盗的人。

  文中范元琰对待盗者的’做法

  赞同:范元琰不计较盗贼的德行,用善举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丑恶,心中惭愧,从而改过自新;不因人之恶而恶,此君子善人之道!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

  不赞同:范元琰这样做,没有当即制止偷盗行为,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者。范元琰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主教的掩护下偷走主教家里的银烛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5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本草纲目·木莲》文言文

    《本草纲目·木莲》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薜荔、木馒头、鬼馒头。   气味   (叶)酸、平、无毒。(果实)甘、平、涩、无毒。   主治   遗精。用木莲(炒)、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8
  • 迎接春节的诗句

    迎接春节的诗句   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关于迎接…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157
  • 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      曾巩 臣闻三代之道,乡里有学。士之秀者,自乡升诸司徒,自司徒升诸学。大乐正论其秀者,升诸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8
  • “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与弼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①诸录,不下楼者数年。中岁家益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四方来学者,约己分少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5
  • 《项羽之死》文言文翻译

    《项羽之死》文言文翻译   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77
  • 朱熹《百丈山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通篇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