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铁牛文言文翻译

打捞铁牛文言文翻译

  导读:《打捞铁牛》,指的是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牛浮上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才会把事情做成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打捞铁牛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1

  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翻译

  宋朝河中府有一座浮桥,用八头铁铸的牛来固定着它,一头铁牛将近几万斤。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断了浮桥,牵动铁牛,沉到河里,朝廷招募能够捞出铁牛的人。真定有个名叫怀丙的和尚,用两只大船装满泥土,把铁牛系到船上,用大木头做成秤钩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船浮出水面的同时铁牛浮上来了。转运使张焘听说了这件事,赐给他一件紫色裟衣。

  道理

  文章叙述一个“智慧和尚”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起重设备和打捞技术,“智慧和尚”怀丙能够把几万斤重的铁牛从河中捞出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善于变通,开动脑筋,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

  原因

  铁牛是怎样从河底捞上来的.?

  公元1066年,山西永济县的黄河段发大水把河边拴浮桥的八只镇水神牛冲走了,官府张榜招贤,请能把铁牛从河底捞起来的贤人。和尚怀丙揭榜。他派水性好的人潜到水底,摸清铁牛沉在了什么地方。又叫人把两艘大木船并排拴在一起,船上装满泥沙。两木船之间还用结实的木料搭了个架子。怀丙亲自带人把两艘装满泥沙的木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又请熟悉水情的人带着绳索潜到水底,用绳索把铁牛绑牢。将绳索拉紧,把绳索的另一端捆在两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怀丙命人把船上的泥沙扔到河里去,泥沙被一铲一铲地扔河里,大船慢慢地上升,终于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出来。怀丙又叫人把船划到造浮桥的地方,两艘大船拖着没在水里的铁牛。回到了它们原来的位置。每只铁牛重达上万斤,怀丙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河底的淤泥中拔出来呢?

  两只木船原来装满了泥沙,泥沙很重,木船吃水很深,也就是说,船的重力大,木船排开的水很多,受到的浮力很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木船是漂浮状态,此时木船受到的浮力,等于木船身的自重加上泥沙的重力。当把泥沙扔到河里,木船上的泥沙减少,重力减少,而木船的体积不变,也就是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也不变)。两木船受到的浮力超过了船身的自重加上余下的泥沙的重力。最初,船不上浮,因为它被绑在绳索下的铁牛拖住,随着泥沙的不断抛出木船,重力越来越小,绳索对铁牛的拉力越来越大,直到多余的浮力超过了铁牛在水里的重力和淤泥、河水对铁牛的作用,铁牛就逐渐从淤泥中拔出来。是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水底托上来。

  相关资料

  自《智囊全集》第六部,捷智,(明)冯梦龙

  结构概括

  铁牛沉河,怀丙打捞,朝廷赏赐。

  结构特点:先抑后扬。

  相似补充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纪昀(yún)(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河中石兽

  作者: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ǎ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5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朱履曲全文翻译赏析范文

      [中吕] 朱履曲   张养浩   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慢嵯峨。   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甚么。   注释   ①弄世界:周旋人生,在社…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7
  • 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1.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2….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4
  • 文言文固定句式结构解析

    文言文固定句式结构解析 文言文固定句式结构解析1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典型例题   (一)用作副词   1.用法: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9
  •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文言文阅读题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文言文阅读题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   君姓孔氏,讳延之,字长源。幼孤,自感厉,昼耕读书陇上,夜燃松明继之,学艺大成。乡举进士第一,授钦州军事推官。   杜杞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