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的文言文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根据《山海经》记述这种叫精卫的鸟,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晋代诗人陶渊明写诗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全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注释.

  1、曰:叫作

  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4、状:形状

  5、乌:乌鸦

  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7、其鸣自詨(xiāo):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8、是:这

  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10、故:所以

  11、堙(yīn):填塞

  12、为:化为

  13、喙:嘴异义词. 赤足:1、文中指红色的脚。

  2、现代汉语中指光脚。

  少女:

  1、文中指小女儿。

  2、现代汉语中指年轻未婚女子。赏析. 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传说中的`神农氏)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衔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常比喻坚持不懈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9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采薇(节选)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902
  • 杜牧《清明》古诗赏析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下面是关于杜牧《清明》古诗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7
  • 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

    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   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4
  • 文言文暑期练习初三语文下册

    文言文暑期练习初三语文下册   一、实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 2、略无阙处( )( )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 )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端午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古诗文 2020年3月9日
    533
  • 诗歌鉴赏知识汇编

    诗歌鉴赏知识 一意象 (一)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或称为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