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

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欢迎阅读。

  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⑤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⑥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 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为非常惊异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听说了这件事。之:代指桃花源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译: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9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刘禹锡《望洞庭》 注释: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月下洞庭图:皓月之下君山如一只青螺,立于如银盘般平静的洞庭湖水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06
  •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吾欲之南海,何如?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4、同予者何人? 5、妾…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144
  • 描写冬天的诗

    描写冬天的诗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 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新园锁却愁阴,露黄漫委,寒香半亩。 —— 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7
  •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意: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出自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1
  • 《明史·赵璜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3
  •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