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文言文翻译有用吗

背文言文翻译有用吗

  怎么学好文言文呢?背文言文翻译有用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朗读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读,形成语感。读要做到三点:

  1、读准字音。

  一般地说,读音应以现代普通话为标准,对于一些异读字(一个字有两个以上读法),要根据具体语境处理。

  2、读准句读(dòu)。

  句读,是指文词停顿的地方。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停顿的规律,没有接触过的句式可参照现代汉语的停顿。

  3、读准语气。

  依据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情感基调,正确处理诵读的语气键。脱离了朗读的环节,独立地学习文言文的词语和句式,往往是事倍功半,解决不了应当解决的问题。

  二、翻译

  提高文言文的翻译水平,不能乞求于一次的努力,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以多练为主,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效。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早已立下的规章。

  “信”,就是译文要忠于原文,不能歪曲原意,任意地添油加醋;“达”,就是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求;

  “雅”,就是翻译文言文的语句,要生动、优美,富含情感。其中,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具体地讲,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力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直译就是按照原文词性、词序和句式,逐词逐句翻译,以意译为辅。

  2、凡属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制、书名等专有名词,可以照录,不用翻译。

  3、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倒置、前置等现象句式,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翻译。

  4、文言文中省略的现象也很普遍,为使翻译的语句清楚流畅,翻译时,要把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出来,不能缺失。

  5、有些词(特别是文言虚词),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的意义,可以不译。例如:曹刿曰:“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字,是发语词,可不译。译文为曹刿回答说:“打仗是要凭勇气的.”。

  三、背诵

  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起码语文教材中指定的篇目,能熟练地背诵。

  背诵能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程度,也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训练。

  中学生应当重视古代诗文的背诵能力,在学习中积极训练,切实提高背诵能力的水平。

  背诵时,可以采用抄写背诵法。就是把所要背诵的课文,抄写几遍。

  在抄写的过程中,加强记忆,达到背诵的目的。

  好处是既背诵了课文,又掌握了比较难辨认的字形,背默写同时完成。也可以采用听读背诵法,即听他人反复朗读,加强记忆达到背诵的一种方法。

  还可以采用分层理解背诵法,即针对课文一层一层的理解,逐层逐层地背诵,最后连起来,完成全篇的背诵任务。

  刚才提到的几种方法,都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方法。

  最好用的还是通过右脑的联想的记忆方法,我曾经用联想的记忆宫殿技巧,4天时间就把整本《道德经》做到倒背如流。当然,不仅仅是我,我辅导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在很短(一天)的时候,将《三字经》、《弟子规》等做到倒背如流的。

  所以说,方法很关键。

  其实不仅仅是古文,运用这些方法,整本英语课本也能很轻易的背下来。

  四、理解

  学习文言文实词,不必去记一些术语,应该侧重掌握实词的含义。引起学生产生异义的主要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现象,需要下一番真功夫,去识记。最忌望文生义。

  通假字也应注意,应当记住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否则就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文言虚词中,对个别可能导致句子误解、误译的虚词,应当有所归纳,分清用法,明确意义。

  文言文常用句式,最重要的是判断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应当认识这些现象,正确的理解。了解了文言文语法的一些基本知识,就不妨碍理解课文内容了。了解课文的内容,

  首先,要知道文中反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选用了什么材料,又怎样安排材料的顺序和层次的;

  第二,要知道课文选取材料,和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可以同其他的文章进行对比,谈谈它的特点。

  第三,要知道作者采用了什么措施,包括修辞、倒叙等一些特殊的方法,使文章生动,有文采;作者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第四,要知道在学习中应当借鉴哪些内容和技巧,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理解文言文千万不要只注重形式,停留在文章表面和字义上,只有探寻本质性的东西,才能学好文言文,提高学习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61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龟虽寿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曹操

    作者:曹操 朝代:〔两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68
  • 《晋书•苟晞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齐王(司马)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①以下皆侧目惮之。及冏诛,晞亦坐免。惠帝征成都王颖,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 独坐敬亭山古诗意思翻译、注释和诗意(李白)

    “独坐敬亭山古诗意思翻译、注释和诗意(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独坐敬亭山古诗原文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4
  • 《两小儿辩日》原文、译文、注释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26
  • 李绍《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 明·李绍 古今文章,作者非一人,其以之名天下者,惟唐昌黎韩氏、河东柳氏、宋庐陵欧阳氏、眉山二苏氏及南丰曾氏、临川王氏七家而已。然韩、柳、曾、王之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 唐多令·柳絮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