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及道理分析

《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及道理分析

  《北人食菱》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及道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护其短处 ,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62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诗词大全鉴赏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诗词大全鉴赏 七年级上学期: 课内: 《观沧海》曹操(七上课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6
  • 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

    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   阅读两则短文,回答1—4题。   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古诗词名句大全鉴赏

    古诗词名句大全鉴赏 一.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821…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2
  • 文言文的弊端有哪些

    文言文的弊端有哪些   笔者曾经发表一篇文章“国家富强不是靠文言文”,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也有几个人表示担忧,会影响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一位友人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提出:反正古文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9
  • 高考文言文复习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复习齐桓晋文之事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放、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放荡;邪辟,不老实)   2、诸:不识有诸?(兼词,"之乎"的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8
  • 就义诗

    朝代:明代 作者:杨继盛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