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翻译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翻译

  《晏子谏杀烛邹》讲的是齐景公因为烛邹没管好鸟而要杀他,晏子给烛邹委婉的列举了三条罪状,其实并不是让齐景公杀了他,而是婉转地提醒他,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译文

  齐景公喜欢捕鸟。有一次,他捕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命令烛邹管理鸟。不久,鸟逃跑了。齐景公气坏了,决定亲手杀掉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数他的罪状然后杀掉他。”于是召见烛邹,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的罪已经列举结束,请杀死烛邹。”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注释

  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系着绳的箭,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此处指捕鸟

  使(使烛邹主鸟):命令,派遣(上级对下级)。

  使(使吾君、使诸侯):致使,让。

  是:这。

  故:原因,缘故。

  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

  好:爱好,喜爱。

  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也可翻译成“养”。

  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数(shǔ):历数;列举

  重:重视,以……为重。

  轻:轻视,以……为轻。

  闻命:接受教导。命:命令,这里指教导。

  亡:丢失,逃跑,让……逃跑了,这里指让鸟逃走了。

  以(以吾君重鸟):认为。

  以(以其罪而杀之):按照。

  以(以鸟之故):因为。

  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读书人。

  前:前面。

  毕:结束。

  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

  汝:你。

  谏:规劝

  罪三:三条罪状。古代汉语中数词作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后。下文的“罪一”“罪二”用法相同。

  是:这。

  欲(召吏欲杀之):想

  寡人:古代君主自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6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多行不义必自毙》阅读答案及翻译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转·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2
  • 淮南王安的文言文试题

    淮南王安的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5题。(11分)   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戈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时时怨望厉王死①,时欲畔逆,未有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8
  • 《新唐书·韦嗣立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新唐书·韦嗣立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6
  • 古代诗歌中的“酒”意象

    中华民族自古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帝王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祭天地鬼神要用酒,祭列祖列宗要用酒,庆丰收胜利要用酒,迎宾客交朋友要用酒,婚丧嫁娶、日常宴乐更离不开酒。一部中国古典诗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3
  • “一尊酒尽青山暮,万里书回碧树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一尊酒尽青山暮,万里书回碧树秋”这两句是说,饮尽一樽酒,已是日落青山,天已黑了;万里之外寄出书信,时在碧树变色的秋天。诗句委婉传出异地思念之情,耐人寻思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9
  •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