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痒的文言文翻译

搔痒的文言文翻译

  《搔痒》选自《寓林折枝》作者:刘元卿,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搔痒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1)向有人痒,令其子搔之,三索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亦五弗中。其人曰:“妻乃知我者也,而何为而弗中?莫非难我哉?”妻子无以应。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此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他人莫之知。尤心患,人何以知之?(选自《应谐录》)

  (2)向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其人勃然而怒:“知吾者妻也,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他人莫知之。犹心患,人何以知之?(选自《贤奕编》)

  (3)向有人痒,令其子搔之,三搔而弗中。又令其妻索之,五索亦五弗中!其人曰:“妻子乃知我者也,而何为而弗中?莫非难我哉?”妻子无以应。其人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此何者?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焉有不中者乎?(选自《宋书》)

  译文

  (1)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没找到。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五次也没找到。那个人生气地说:“妻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和儿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处就不痒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别人没法知道痒处。犹如心里忧愁,别人凭什么知道对方的忧愁呢?

  (2)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不中。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而五次也不中。那个人生气地说:“妻子和孩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就停止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别人没法知道痒处。犹如心里忧愁,别人凭什么知道对方的’忧愁呢?

  (3)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孩子寻找痒处,三次抓而三次都没找到。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五次抓,五次也没找到!那个人地说:“妻子和孩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痒处?”妻子和儿子没有回答。(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痒处就不痒了。为什么呢?痒的情况,人是自己知道的,自己知道然后再去搔它,难道会有搔不到的情况吗?

  注释

  1.令:让,叫。

  2.其子:他的儿子。

  3.弗:不。

  4.搔:此指“抓”。

  5.亦:也。

  6.难:为难。

  7.引:伸。

  8.绝:停止。

  9.者:……的情况。

  10.索:寻找。

  11.向:从前。

  12.勃然:生气的样子。

  13.弗中:此指没搔到痒处。

  文言知识

  1.妻子。文言中的妻子是两个词。即妻与子,即老婆与儿子或老婆与儿女。现代汉语中妻子只指老婆。

  2.无以。无和以常结合在一起,组成无以。在文言中叫固定词组,他的意思是“没什么用来……",妻子无以应,意为老婆儿子没什么话用来回答。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8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仙吕】寄生草(问甚么虚名利)

             无名氏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1
  • 文言文阅读考点指南

    文言文阅读考点指南   考点指南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了解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背诵优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 ●卷七十二 ◎书十一首

      【上梅直讲书】   某官执事。轼每读《诗》至《鸱?》,读《书》至《君?》,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ld…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39
  • 写火焰山的诗词大全

    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隋书》称赤石山。东西长达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海拔约500米。主要为红砂岩所构成。因夏季气候干热,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红色砂岩熠熠发光,宛如…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0
  • 文言文阅读《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文言文阅读《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   ①弘农公刺潭①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 科举考试的中考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介绍

    科举考试的中考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介绍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