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蜂与江南蟹文言文翻译

淮北蜂与江南蟹文言文翻译

  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以下是淮北蜂与江南蟹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释:

  1.空群:倾巢而出。

  2.连房刳(kū)取:连蜂房带蜂蛹一起挖取下。刳,剖开刮取。

  3.郭索:形容蟹急速争相爬行的样子。

  4.殪(yì):死亡。

  5.窟:筑巢。

  6.踪迹:跟踪寻找,动词。

  7.“则夜持烈炬临之”的“之”:它,代“蜂”。

  8.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9.临∶靠近。

  10.血:使……流血,使动用法。

  11.论:需要。

  12.江淮之蜂蟹,之: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13.所:所居住的地方,所字结构。

  14.固宜:原来应当如此。

  15.殒:死亡。

  16.血指:是手指流血。

  17.趋炎:向有光的地方跑。

  18.蜂儿:蜂的幼儿,即蜂蛹,是人的营养食品。

  19.不论斗:不须与毒蜂争斗。

  20.水浒:水边。 浒:边

  参考译文

  淮河的毒蜂,它的尾部能蛰死人;江南一带有一种蟹很厉害,(它的)螯可以跟老虎相敌。但是拿取蜂蛹的人不须与毒蜂争斗,捕捉螃蟹的人从不伤指。蜜蛹的蜂窝(一般筑)在地上或树木石头上,人们跟踪寻找到它所在之处,就在夜晚拿着燃烧的火把靠近它,蜜蜂倾巢而出扑向火焰,全部烧死了。然后(人们)把蜂巢整个割下来。螃蟹呆在蒲草或芦苇之间,(人们)在水边上放一盏灯,(没有一只螃蟹)不急速爬行过来的.,(人们)都可以捡起来抓住它们。(蜜蜂和螃蟹)只知道奔向火焰,却不能安于居住的地方,它们的死是本该如此。

  感悟

  趋炎附势者死,其愤世嫉俗的立意虽好,可现实情况并不尽然啊!

  按成功率来说,趋炎附势者飞黄腾达的比率应该是高吧?

  记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问纪晓岚:“贪官多还是清官多?”纪晓岚也不得不承认:贪官多。将贪官归为趋炎附势一类应该是不会错的。

  人们宣扬、崇尚、认同的是坚持真理、不媚权贵,但现实却正好相反。

  唉!这就是人类的悲哀啊!

  道理

  蜂,蟹虽然凶蛮霸气,缺有“趋光”的习性,正是这一习性导致他们“空群赴焰”任人俯拾。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世间的“趋炎附势”之辈在图得一时的风光之后,其实也是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9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维《木兰柴》原文、注释和鉴赏

    秋山敛余照(2),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3),夕岚无处所(4)。   【注释】 (1)这是王维《辋川集》组诗中的一首,“木兰柴”为辋川山谷二十…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96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应考策略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应考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二期”课改的施行,200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分数将增加到38分,其中默写占15分,阅读占23分。显然对文言文阅读加大了考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 古诗鉴赏之如何快速把握诗歌主题

    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0
  • 出师表_出师表原文及翻译_出师表视频解读赏析

    诸葛亮的《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9
  • 《上邪》

    原文: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译文: 天啊!我想和您相亲相爱,要使爱情永远不衰竭。高山失去山头,江水完全枯竭,冬…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40
  • 《到此应常宿》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前言】   《重过何氏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