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记闻文言文翻译

涑水记闻文言文翻译

  《涑水记闻》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北宋六朝的国故时政,内忧外患,揭示矛盾,反映了许多社会问题,为后世留下极其珍贵的史料,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涑水记闻节选文言文翻译,欢迎欣赏!

  不记人过

  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⑤。

  (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译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刚担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了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况且)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注释】

  ①吕蒙正(994–1011):宋代政治家。②初任参知政事,初:刚刚; 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 ③朝士:中央官员。④同列:同事。⑤量:肚量。

  阅读训练一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不喜记人过 (2)佯为不闻 (3)令诘其官位姓名 (4) 遂止之

  2.翻译

  (1)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

  (2) 不问之何损?

  3.上文赞美了吕蒙正在怎样的品质?

  【参考答案】

  1.(1)过失、过错 (2)假装 (3)责问 (4)制止 2.略

  3.吕蒙正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寻机报复。有胸怀,更有智慧。

  阅读训练二

  1、解释句中黑体词。

  及鲁肃过寻阳

  不喜记人过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2、“蒙正遽止之”中“之”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请用文中原句答题)

  3、用两个“/”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时 皆 服 其 量

  4、翻译文中画线句。

  5、前文中吕蒙受人尊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后文中吕蒙正受人尊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论文

  1、到 过失 走过

  2、诘其官位姓名

  3、时/皆/服其量

  4、如果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那么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

  5、才学 度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4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鹊桥仙(寿宗女)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银潢流派,嫦娥出世。正是麦秋天气。荧煌一点寿星明,又恰向、今宵呈瑞。佳儿龙跳,荣封迩止。试问遐龄知几。从今旋数一千年,待足了、依前数起…

    古诗文 2020年5月31日
    636
  • 描写父亲诗词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0
  • 蓝千秋《江公皋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5
  • 除夕&春节触及心灵的古诗词12首,诗意春节,过年必读!

    《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这一年的除夕之夜,诗人在外奔波,看到镜中的自己已经两鬓斑白是何其悲凉?像极了已经中年,却…

    2023年1月19日
    54
  • 怨王孙(春暮)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7
  • 滥竽充数文言文课文翻译

    滥竽充数文言文课文翻译   滥竽充数   原文 Original Text   译文 Translated Text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