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令仪诲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于令仪诲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于令仪诲人文言文,作者为宋代王辟之,讲述了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了盗贼,使盗贼成了良民的故事。下面小编收集了于令仪诲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于令仪诲人

  原文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1),长厚不忤物(2),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3),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4)。令仪曰:“汝素寡悔(5),何苦而为盗耶(6)?”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7)。”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8)。"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9),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10)。[1]

  注释

  (1)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2)长(zhǎng)厚:为人忠厚。忤(wǔ):触犯。

  (3)盗:小偷。

  (4)乃:原来。

  (5)素:向来。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6)邪:同“耶”。

  (7)十千:指一万铜钱。

  (8)去:离开。

  (9)延:聘请。掖:教育。

  (10)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译文

  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商人;他为人宽厚,不触犯法律,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平常很少犯过错,何苦今天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麼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如此的贫困,晚上带着十千钱回去,恐怕会被人责问。”于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赏析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扩展:阅读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如其欲与之 ( ) (2)既去 ( )

  (3)盗大恐( ) (4)夜负十千以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3、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4分)(1)给 (2)离开 (3)很、非常 (4)背、背负

  2、(3分)你一向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或:为人小心谨慎,很少做错事的),(如今)为什么做起小偷来了呢?(“素”1分,“何苦……耶?”1分,语言通顺1分)

  3、(3分)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或:用宽大的胸怀挽救失足者。(意思对即可)如答成:要有同情心或考虑问题要周到等,只得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7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吐鲁番的诗词大全

    吐鲁番,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中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交河故城遗址、高昌故国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雅尔湖千佛洞等古迹均在此附近。这一带也是盛产葡萄的地区。其北部则是…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69
  • 送杨少府赴选李白拼音版及译文

    “送杨少府赴选李白拼音版及译文”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送杨少府赴选李白拼音版 《 送sòng杨yáng少sh&agr…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9
  • 初中文言文细柳营阅读练习

    初中文言文细柳营阅读练习   一、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是(),字(),()时代人,伟大的()家,()家。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原名()或(),东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74
  • 捕蛇者说请写出点明了全文达了作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

    请写出点明了全文主旨并表达了作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76
  • 描写菊花的经典古诗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   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   虽枯不改香。   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9
  • 文言文教学应该重视熟读背诵

    文言文教学应该重视熟读背诵   教学大纲是“教纲”,同时也是“考纲”,是教学与命题的依据。语文教学要依纲据本,文言文教学更不例外。新大纲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与过去相比有所降低。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