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介绍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介绍

  翻译古文实在是太难了,怎么办呢?试试六字法,可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六个字是:对、增、删、移、留、换。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初中文言文文翻译方法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对,即对译法。

  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文词的方法。如: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即增添法。

  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文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齐国攻打我国。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要做必要的补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如:“问:‘何以哉?’”(《曹刿论战》)“问”缺主语和直接宾语,应做补充。译文则为:“(曹刿)问(庄公): ‘凭借什么作战?’”

  三、删,即删减法。

  有些文言文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些文言文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文虚词,翻译时则删去。如:

  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夫,发语词;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这两个虚词,应删。

  四、移,即移位法。

  将文言文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例如:

  ①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陆离”是修饰“长铗”的, “崔嵬”是修饰“切云”的,翻译时应移到被修饰的中心语前。

  五、留,即保留法。

  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如: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室谪守巴堕郡。 (《岳阳楼记》)

  ②山东豪杰逆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句中画横线的词照录不译。

  六、换,即替换法。

  不少文言文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有了这六字法,相信在以后译文的时候,你会轻松很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8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赵廷嗣恤孤文言文翻译

    赵廷嗣恤孤文言文翻译   导语:相信大家在做文言文的时候会有看到《赵延嗣恤孤》这篇文言文,那么大家都知道它的意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赵廷嗣恤孤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58
  • 叶嘉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叶嘉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叶嘉传   苏轼   叶嘉①,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9
  • 文言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8
  •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全词翻译赏析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译文] 珍惜春光的我总怕花儿开得太早,何况眼前飘落红花无数。   [出自]   南宋 辛弃疾&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2
  • 《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原文及译文赏析

      《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作者是唐朝文学家贺知章。其全文古诗如下: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翻译】   离别家乡已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05
  • 《孔子家语》文言文

    《孔子家语》文言文   孔子初仕為中都宰,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偽,為四寸之棺,五寸之槨,因丘陵為墳,不封、不樹,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諸侯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