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诗歌赏析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出自金末元初词人元好问的词作《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鹧鸪天

  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金屋暖,玉炉香。春风都属富家郎。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创作背景

  这是元好问以“鹧鸪天”词调所写“宫体八首”的第一首。元好问于词,似有集大成之意。这八首宫体词,并不像过去的宫体诗那样,偎玉倚香,剪红刻翠,不过偏重于写男女相思之情而已。

  元好问(1190-1257)金末元初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赏析: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是金末元初词人元好问的词作。词主要是写别情。上片主要在写分离之后,两地相思的深厚情感。下片不再怨天,却转而尤人。在艺术上,构思新颖,单纯恳挚。以景结情,语浅情深。用语素朴清新,表意明确,有乐府民歌语言特色。

  这首词主要是写别情。“候馆”是行人寄住的旅舍,昏灯凉雨是此时与他作伴的凄凉景物。“小楼”是居人所在的闺楼,明月照床衬托出她静夜无侣的孤栖境况。两者对举,构成一种典型的伤别怀人的抒情背景,由此决定了全词的情调氛围。“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分别借用苏轼《蝶恋花》和贺铸《采桑子》词原句,巧成对仗。在这里,多情的是人,无情的是前边两句所描写的环境中的自然之物。这种萧索的时令和孤独的环境,最容易唤起人的离愁别绪。“今夜还如昨夜长”一句,看似说得无谓,却告诉读者两层意思:一是受着相思的煎熬,耿耿难眠,故觉夜长;二是夜夜相思,不止一天了。

  下片不再怨天,却转而尤人。“金屋暖,玉炉香”,与候馆、小楼清境相对,不仅标明是富家器物,而且又有金屋藏娇典故潜在的暗示,使人想到富家男女终日厮守,这和词中主人公的孤独况味形成强烈的对比。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谓将像梅花那样熬过寒冬,迎来海棠开放的春天。然而海棠开时,梅花也就凋零了。在自我宽慰中,希望与悲感交织,一线亮色中仍不免忧郁的灰青。

  这首词在写法上有几点令人称赏。在构思上,打破了柳永等人写羁旅愁思常用的今、昔、今的三段式,目光专注于眼前情景,把回忆的画面处理到幕后。这样就避开了往日相依相偎耳鬓厮磨的一般化描写,少了点曲折,却更显得单纯恳挚。其次,词的结尾以景结情,语淡情深。景又不似实景,乃近于诗的比兴,置于结尾,淡宕涵浑。其三,这首词擒离词造语,素朴清新,力避绮靡甜腻字面。若“金屋暖,玉炉香,春风都属富家郎”数句,直是乐府民歌之俊语。凡此诸方面,构成了质朴清纯的风格,依稀晚唐小词风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548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想要写首情诗给你的爱情诗歌

      想要写首情诗给你   ——写给那个心心念念的人   一直想要   写首情诗给你   用世间最真的心意   唱给你听   想要写首情诗给你   在你的耳际   轻轻地告诉你   …

    美文 2022年12月15日
    44
  • 描写梅花的诗句六年级

    描写梅花的诗句六年级   导语: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梅花的诗句六年级,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

    美文 2022年12月3日
    71
  • 写给2019年自己的说说经典大全 致自己励志说说2019年加油

    1.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有起伏的道路,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没有一劳永逸,永远要重新开始。 ​​​​ 3.Wi-Fi信号满格,对方正在输入…

    美文 2022年11月9日
    63
  • 描写雨的诗词名句(描写雨的名言名句)

    说起雨,你会想起哪首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雨的意象千百年来一直为诗人们引用,在不同的诗人眼中,雨有着不同的含义,是解人的精灵、还是愁…

    2022年6月27日
    153
  • 志同道合的朋友圈说说 共同爱好志趣相投美句

    1、一个人总需要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 2、知你所爱,懂你所求,志同道合,患难与共。 3、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不是躺在床上睡到自然醒,也不是坐在家里无所事事。而是和一群志…

    美文 2023年2月8日
    86
  • 屈原的九歌讲了什么(屈原九歌原文赏析)

    【作品介绍】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

    2022年6月19日
    1.5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