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其二)鉴赏

  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着称于世。

  《赠从弟》(其二)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全诗以松树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朴素无华,风骨雄健,气势有力。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入事物的内核见长。

  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这是因为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灭,与人无关。但一旦诗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树木、风霜雷电,与自然界中某些同人类相通的特征一撞击,便会爆发出动人的火花。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刘桢之前有屈原的桔颂,刘桢之后,则更是屡见不鲜,且形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一。

  刘桢如果直接抒写内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树的高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全诗关于兄弟情谊虽“不着一字”,但味外之旨却更耐人品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59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任末好学勤记》

    原文: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64
  • ●卷二十七・碑志四

           【刘统军碑】   (公尝志统军刘昌裔墓矣,今又铭其碑。此篇并从方所据石本为正。可疑者别见。诸本作“唐故右龙武统军刘…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5
  • 怎敢――汪国真

    花还未落,树怎敢死;     你还未嫁,我怎敢老。  天还未黑,云怎敢灰;  雨还未下,风怎敢吹;  瓜还未熟,秧怎敢枯…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6
  • 《杂诗·君自故乡来》翻译赏析

      《杂诗·君自故乡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前言】   杂诗(君自故乡来)是盛唐时期诗人王维所…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4
  • 《不遇咏·北阙献书寝不报》翻译赏析

      《不遇咏·北阙献书寝不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20
  • 文言文赵普的常用词语

    文言文赵普的常用词语   《赵普》这篇文言文大家学过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赵普的常用词语,一起来阅读吧!   《赵普》重点文言词汇解释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