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全诗及赏析

  《子规》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参考译文】

  杜宇魂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年年啼鸣,声声沥血。不管是厌倦了杜鹃的啼鸣,还是第一次听到子规的哀怨客居他乡的游子无不低眉惆怅、寸断肝肠。春已残,花飘零。水春景黯然失色,乱红如雨。春夜难寐举头望月清光如霜。声声子规啼鸣,好像在催远行的游子快快回家:这里东郊的农事正忙。可是此时却难以归去。心思凄凉。

  【赏析】

  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

  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

  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

  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以寄托游子的浓浓哀愁。

  首联点出这个传说。点明在暮春初夏,子规哀鸣。

  颔联写出听了杜宇的哀啼后,两种人有反应:一者为贪夫,一者为远客。远客听到后哀怨、愁思不已,这是对应杜宇传说中的第二点。贪夫是什么?词典上很清楚,就是贪婪的人,贪婪的人听到以后是什么感受,一个是“倦”、一个是“低首”。低首是什么?词典上有“恭顺貌”“羞愧貌”“折服貌”“佩服”几个义项。对应杜宇传说第一点,杜宇禅让隐居,那贪婪的人还不羞愧死么?但是他们是“空”羞愧,是“倦听” (厌於听闻),说他们空佩服也行,总之他们是不会放弃追名逐利的。

  颈联 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 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尾联“催归催得谁归去”,那就是照应颔联了。你杜鹃鸟儿在那儿叫,叫声里不断催促人们。但是贪夫不会被催去归隐。催远客回家,但远客想归去却不能够。只有乡郊的人们被你催促着去忙农事了,而这正是扣杜宇传说中的第三点。

  总结一下,这首诗主要点哪里是在写思乡之情?这分明就在咏子规。尽管其中暗含对贪夫无厌的讽刺,对远客不得归愁思的同情,以及对农人趁时耕种的称赞。但是主要还是一种感叹之情,是听到子规啼鸣,想到杜宇传说,联系人们的表现,从而表达对现实的一种感叹。侧重点并不是思乡之情,这是非常明朗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646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生命力顽强的植物诗句(描写植物的句子摘抄大全)

    在诗词中,树木是一种常见的意象。 不同的树木,代表不同的情思,如柳树,喻意离情别意,松柏象征坚韧的品质…… 今天是植树节,诗词君和大家分享30首关于树的诗词,一起来看看,在诗词中,…

    2022年6月29日
    167
  • 关于王者陪玩语音文案72句(全网精选)

      一)、吕布: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呵,作为酷男牺牲很大。   二)、小乔:一半高贵,一半纯情。   三)、孙膑;命不是廉价品,治疗很昂贵。   四)、东皇太一:万物皆可知!展…

    美文 2023年1月11日
    592
  • 关于女人最经典的人生感悟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精选50句)

      一)我若风光万人陪,一无所有还有谁。   二)我怀旧,因为我看不到你和未来。   三)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四)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

    美文 2023年1月29日
    30
  • 描写冬天暖阳的优美句子

      【篇一】   一、不知道什么时候,冬天的阳光好象把一切反复的拉长,又反复的压短,大家喜欢在冷冷的天里期待着春天,仿佛他们生命都被压缩和放释了似的,在奔跑着,追逐着,影子也忙碌的…

    2022年6月9日
    160
  • 心灵禅语:在岁月的长河里,人需要的是一盏灯塔

    1、心灵,有些事你非要弄个明白,也许会使自己很疲惫,而结果往往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任何事情都打破沙锅问到底。 2、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是给自己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

    美文 2022年12月12日
    50
  • 带春字的古诗句子(带春字的古诗全部分享)

    今日共我醉花阴,何日报君青玉案? 1.四时 魏晋·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这是陶渊明写四季的一首诗。每句一个季节。抓住了各个季节最鲜明的特色,春…

    2022年7月9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