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如何避免电脑辐射

  由于整天面对电脑,某跨国外企一些男职员无奈上班穿上孕妇防辐射服。此事引出一个话题――写字楼人群面临的办公环境和职业健康。信息时代,每天都要面对电脑、传真机、复印机、手机等高辐射强度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如何尽量减少或避免受到损害呢?

  1 职场健康保卫战

  张硼(人力资源)

  有同事戏称,“上班第一件事是开电脑,下班最后一件事是关电脑,上班做的最多的事是坐在桌前盯着电脑。一天下来,肩膀麻木,腰酸背疼,眼睛干涩,‘电脑丽人’就修炼成了‘电脑废人’。”

上班族如何避免电脑辐射

  虽为戏言,却道出实情:诸如电脑、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在带给我们工作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健康埋下了许多隐患。

  健康无小事。在崇尚健康、自然的今天,我们当然不能忽略身边的“高科技隐患”,适当的防护措施必不可少。这里,总结一些我和同事的经验,暂且称之为“3E法”――

  第一个“E”,即Exercise(锻炼、运动)白领一族经常是长时间久坐,这样容易压迫血管,造成下肢血液流通不畅,易引发痔疮和男性前列腺疾病。同时,由于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面对电脑,使得肩膀和颈部肌肉疲劳,下巴、颈椎关节僵硬。应对方法很简单:运动。每隔1小时要休息5-10分钟,抬头远望,这样既能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保护颈椎。工作间隙,有条件的可以做做健身操(哪怕是在等电梯的时候活动一下头颈、伸伸腿脚也好),让紧张的肌肉得到休息和放松。

  第二个“E”,即Eat(吃)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平时多食用一些有利于增强体质、抵抗辐射的食物很重要。首选是喝茶,因为据说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脂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消炎抑菌、防辐射的作用。另外,多吃胡萝卜、豆制品、牛奶、鸡蛋和瘦肉等食物,也能补充人体的维生素A和蛋白质,增强抵抗力,防止视力减退。

  第三个“E”,即Equipment(必需品、装备)食补是“软件”,装备就是“硬件”。我们在办公室里,养了不少郁郁葱葱大型阔叶植物和各种瓶装水生植物,既增加了办公室的湿度,也起到了吸附灰尘、粉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其貌不扬的仙人掌,既然据称有防辐射的功效,也不妨摆在电脑旁边。白领MM们也早早买好了电脑防辐射服和滴眼液,随时可以派上用场。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与电脑密不可分。很难想象,离开电脑的日子我们将怎么过?但是,对电脑等带来的不好的副产品,我们也要加强自我防护,对辐射说“不”!

  2 “循规蹈矩”就不怕

  小云(放射科医生)

  刚考上医科大学影像专业时,想到要与CT、MRI这类最先进的诊疗设备打交道,心里很得意。等了解了X线断层摄影、核磁共振、介入治疗是怎么一回事,想到一辈子要与强大的电磁辐射为伴,不免为自己的健康担心。但到放射科实习后,看到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屏蔽隔离,特别是实测到安全的电磁辐射数据,一颗心终于放下来。

  以核磁共振为例,由于整个屋子6个面都有特殊结构,屏蔽了所有外来电磁辐射,所以身为医生的我,在工作室里接受的电磁辐射比白天在马路上的还低,连手机信号都接收不到。你看,现在病人在放射科也看不到医生穿厚重的防护服了――这不是疏忽,而是没必要。放射科医生只要按操作规程工作,无须担心电磁辐射。

  其实,人类几百万年以来一直生活在电磁辐射环境下,早已适应了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环境。现在广播电视发射台、手机无线网络站这些新增加的电磁辐射,比起太阳光的紫外线来,简直是微不足道。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可以无视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相反,就像要防护烈日下的紫外线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防止接受不必要的电磁辐射。所以白领把办公室的复印机移到远一点的地方,把电脑显示屏换成液晶的,经常离开电脑走动一下是必要的。同时生活中的坏习惯也得改:不要煲手机,看电视不要离屏幕太近,“随身听”和助听器不要老戴着,不要站在工作的电磁炉和微波炉近旁。

  我们做过测试,孕妇防辐射服确实有效,我怀孕后也穿着它。但是,一般白领的办公室辐射比我们放射科小多了,除了孕妇,穿不穿关系不大。我认为,注意饮食卫生、用眼卫生、精神卫生,比穿辐射防护服更重要。

  3 祈祷自己别“中招”

  阿映(媒体从业人员)

  前两天,我的一个同事请长病假了,她怀孕40天就就找老板请假。老板也不得不准:这已经是她的第三次怀孕了,前两次都是莫名其妙地流产。医生也说不出道道来,就问她,平常用电脑吗?可能是电磁辐射的原因吧!

  我绝对相信,人的体质、禀赋不同,对电磁辐射的抵御能力也不一样。去年冬天,有朋友向我推荐冬天电热毯暖床最好,可我用了两天,却闹得眼角干涩,五心烦躁如猫爪挠。一旁的老公却一点没事,呼呼睡到天明。后来,我看到报纸上介绍说,电热毯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场,呵呵,大概它的磁场和我体内的磁场搞不到一块吧。我的那个女同事,她怀了宝宝怎么就对电脑那么“感冒”呢?

  一个大统间被隔成一个个格子间,一个格子间里一台电脑,加上其他办公设备,算下来,我的办公室里至少有不下于30个辐射源吧。加上头顶上是频闪的日光灯,手边是据说辐射更强的手机――恐怖哇!可有谁来测过办公室的辐射究竟有多大呢?没有,从来没有!老板不关心这个。想当年,我们大楼刚装修好我们搬进来时,那个味道熏得人头疼,有同事身上还起了红斑。老板不当回事――他自己也在这里上班呢。我们呢,身上的红斑消失后也都不响了,可见人的“适应性”还是相当强的。

  我们不能舍弃现代化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既然我们无法远离辐射,还是寄希望于自己的运气吧――祈祷自己不像我那个女同事的宝宝那样容易“中招”。其次,把你知道的防辐射技巧拣喜欢的用上,起码是一种心理安慰。

  4 手机能少打就少打

  小张(部门主管)

  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各种电磁波的辐射。办公室里的电子办公设备,哪样不在“放电”,让写字楼一族无所遁身――不论你是否愿意,都被“辐射”没商量。传说眼下白领男子生育能力下降也与此有关。

  尽管办公室电磁辐射对人有多大损害还无定论,但是不少人还是谈“波”色变。

  老板也颇通人情。复印机被安置在办公室外的角落里;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也安放在办公室一角的隔栏里;供员工热饭用的微波炉,被放在会议室里;后来老板又花了一大笔钱,用液晶显示屏替换了辐射强、体积大的老式显示屏。对此,我们员工很领情。

  要减少电磁辐射损害,最重要的是减少手机通话时间。要知道,煲手机接受的辐射比其他各种辐射的总和还多。所以,手机能少打就少打:能用短信就不要打手机;接手机如果不能几句话说完,建议改用固定电话――不是吝啬话费,而是为了“减辐”。复印文件时,如果复印量较大,最好设置好复印程序后走到一边等待。有几个长期坐在电脑前的同事,还带上了平光眼镜,穿上了防辐射服。

  5 每天必喝四杯茶

  锡众(外贸公司职员)

  信息时代,谁都免不了与电脑、手机等现代化的工具打交道,但若长年累月在此高辐射的环境中工作,势必会影响健康。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和减少这种危害呢?我的经验是:每天必喝四杯茶――

  上午一杯绿茶因绿茶 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另外,绿茶中所含的少量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振奋精神。

  下午一杯菊花茶 菊花有明目清肝的作用,在菊花茶中加入适量的蜂蜜味道会更好,清热解毒又有营养。

  傍晚一杯枸杞茶 枸杞子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其本身有甜味,既可以泡茶喝,也可以像葡萄干一样当零食吃。

  晚间一杯决明子茶 决明子同样有清热、明目、补脑髓、镇肝气、益筋骨的作用,对解决电脑族眼睛涩、疲劳等颇有功效。

  除此以外,还可以买一些仙人掌盆景放在辐射源旁边,可以帮助我们吸收一些辐射;每天使用隔离霜,可以帮助皮肤创造良好的环境;适当吃一些海产品如海带、螺旋藻之类,听说是非常好的抗辐射食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76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快递员辞职信参考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自XX年7月15日进入XX公司工作,工作岗位:市内部经理助理;自我评价:对岗位工作我有尽职尽责,对部门规划我有献计献策,对XX公司我也有新的认识。本人在做…

    2022年5月20日
    173
  • 同事关系再铁,这些话也是不能够说的

    有一句成语叫做得意忘形,这是很多人常常会犯的错误,人在高兴的时候,比较兴奋,对于事情思考得可能不大周全,所以,就可能会在言行上出差错。 多数人还是能够保持理智的,至少在外人面前,他…

    2022年5月14日
    181
  • 有家室的我喜欢上了男上司,怎么办?

        网友求助:辞职时,我很心痛,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男上司!     离职那天晚上,给他写了…

    2022年5月17日
    269
  • 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六大“秘籍”

        妥善处理好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是职场人做好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进入职场,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与人的关系。多年的体会,我认为要…

    2022年5月17日
    229
  • 辞职之前,必须想清楚的四件事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辞职了,原来的公司就和自己毫无关系了;那么之前的工作是好是坏也与我无关,甚至有的小伙伴就连基本的收尾交接工作,都不愿意好好完成,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你也就只能感觉一…

    2022年5月20日
    365
  • 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

    个人事业发展不仅是谋求生计、获得归属感的需要,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寻求他人与社会尊重的重要活动。在社会转型期生活的人们常常叹息“太累了”、“压力太大了”,说明他们终日奔波劳顿、心力疲…

    2022年5月27日
    1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