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化繁为简?

这是一篇作文范文作文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了。

“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穿梭于线上线下,使我们能随时随地阅读著作小说、购买所需品亦或是与远方的朋友来一次即时的交流问候……不比拘于时间、空间,甚至还能分割时间空间,让生活摆脱传统的迂腐,进入一种灵活多变的“碎片化”状态,这便是移动互联带来的便利。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更是便利的时代。”人们广泛的称赞互联信息的发展,坦然接受这碎片化的时代。这让人不禁发问,当代的“碎片化”时代真的合适吗?

当然,其好处不言而喻,“碎片化”确实打破了传统固执的作息与不便,这让人不受时间地点影响,因而使人拥有“为所欲为”的便利。而这种没有固定作息的生活,正是“碎片化”时代的标志。设想一下,无聊时即可拿出手机阅读或是看看视频,饿了能即时点餐,有工作了,又可立即关闭,开始办公。碎片化生活就是这样方便自在。

但是,过度的“碎片化”往往会破坏许多自然的美丽。移动互联的发展带来了“碎片化”的快捷和便利,但又失去了原本完整的美好。

古有孔子韦编三绝;朱熹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在阅读上,伟人都强调了一个完整的读书过程。当代著名作家鲁迅就颇爱阅读,常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断品读别人寄来的书本、文章,从而明辨出其中的优劣。可见,阅读只有深入理解,用心体会,方可算有价值,而这正需要一个完成的过程;而对于“碎片化”阅读,无论是读读停停,亦或是一口气读完全部,虽能一饱眼福,满足内心,但所得甚微,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囫囵吞枣”,但若是杂文小说则另当别论。而一旦适应了“碎片化”阅读,就往往不能真正品读阅读,就失去了静静享受阅读过程的美好。

不只是阅读如此,碎片化也会破坏许多其他事物的完整美。碎片化购物不但剥夺了实体商店存在的意义,也让消费者丧失了购物的乐趣;碎片化社交,虽能与身处异地不同人交流,但毕竟隔着层屏幕,无法深入了解对方的同时,也失去了初次见面,彼此谈笑的风趣……

“碎片化”时代,你不再有心思享受深处宁静图书馆的慢慢品读;人和人之间少了一次次欣然偶遇而逐渐相识的喜悦,取而代之是一条条匿名聊天的孤独;人们少了日常作息的规划,开始过上“为所欲为”式的放荡生活……倘若如此,我们还会欣然拥抱这个虚无荒诞的时代吗?

诚然,信息化发展方便了我们,但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过度放纵我们的懒惰,任由互联信息粉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内心。

信息化的“碎片”,是新时代的福音,但“碎片化”的同时,也应保护一部分完整,为我们的内心留一片完整的净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028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陶醉于唐诗宋词作文550字

      唐诗宋词,乃国之精粹,是古人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是每个中国人都视若珍宝的东西。   ——题记   翻开一本泛黄的诗卷,其中的任何一页都让我们陶醉其中,比…

    作文 2022年9月6日
    56
  • 励志语录经典短句英文文案

    人生没有极限,关键在于给自己什么样的位置,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你所有的成就都必须来自你所有的经历。相信,努力,坚持,你就能永远活下去。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励志语录经典短句英文文案,欢迎…

    作文 2022年8月25日
    79
  • 旅行的意义

    这是一篇高中高三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对于旅行,我是毫不吝啬的,有想法就得马上行动,不等到欲望都消失了才想起还有一个没做完的梦。不知道从何时起,自由开…

    作文 2022年10月29日
    41
  • 我心中的学校

    我心中的校园,是一座没有墙的城,这座城让我们雀跃。 现在的学校或多或少的被什么东西保卫者,也许是栏杆,也许是墙,也许是楼房。每天清晨校门准时打开,学生们纷纷而至。这门又在之后的某一…

    作文 2023年2月5日
    37
  • 《龟兔赛跑》读后感

    有一天,兔子对乌龟说:你跑得比蜗牛还慢。乌龟很生气,就提出要跟兔子赛跑。我觉得乌龟真傻,乌龟怎么能跑过兔子呢?比赛一开始兔子一下子就冲到了快到终点的地方,回头一看,连乌龟的影子都看…

    作文 2022年10月2日
    74
  • 记忆中的灯塔

    这是一篇小学五年级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郝保安是我们小区的保安,他看上去有点凶,脸上坑坑洼洼。我很害怕他,每次放学为了躲开他,绕了不少路。他经常挨家挨…

    作文 2023年3月11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