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看见我

这是一篇初中初三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世界是如此之奇妙,其美妙吸引着世界中的每一个人去认识它,每一个人也因此而欲求成为这美妙的创造者之一,让整个世界看见自己,不会遗忘自己的存在。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就拿着一本厚厚的百科书读上一个上午。从百科书中,我领略到了大千世界的光怪陆离。从阅读中,我开始看向世界、认识并理解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接触到了文学。文章里的文字在作家巧妙地组合后,共同合成了世界的小小一隅,供读者所观看。这是不同于百科文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融入了更多作者自己的精神。我第一次读便渴望自己也能如作家一样写出这样的文字,给他人一种的人生体验与一种看世界的角度,也让世界看见我。

那时的我以为写作不过是把一件事写出来再添加些文字的组合罢了。可是当我真正面对一张白纸,提笔上阵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想不到任何像我所阅读的文学作品中所写的类似的事。这种由信心满满打落到一文不值的巨大落差使我沮丧不已。

沮丧使我放弃了写作,但却并未影响我阅读的兴趣。我投身入文学的海洋中,寻找着耀眼的明珠。我渐渐发觉不同人笔下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年轻气盛的作家必有一点锋芒,历尽艰辛的作家的文字深处也必会有着时光磨砺的痕迹。不必去刻板地模仿名家,毕竟他们所经历的不可能与自己所经历的一样,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也与自己不可能相同,自然写出的也不尽相同。

我再一次尝试写作。这一次,我不再如第一次那样轻视写作,而是对其十分敬畏。当我又一次重新拿起笔时,我依旧不能想到什么,我心里早有准备,心理波动不大。在不懈的寻找下,我似乎有了一点灵光。我将这点灵光磕磕绊绊地具现成了文字,却发现与自己所想相差甚远。

我再次停下了写作的尝试,但阅读仍旧继续。这一次,我又领悟到了一些:称得上名家的作品或许文笔有不同,但相同之处在于其内在的思考。深层次的思考比华丽辞藻的堆砌要重要许多。没有了思考,多华美的文章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是个空壳子,而华丽辞藻的缺失会使其思考蒙尘。两者都不可缺,但思考更为重要。只有思考才能使文字流传,若不是战国百家的思想都极耐人寻味,他们又怎会流传千古,被世界所永远铭记呢?

我又一次做出了尝试。这次我更为重视思考,努力将思考的深度表现出来,努力地去挖掘。这次的文字虽然与我脑中仍旧相差很远,但已有了进步。我将它发在网上来迈出让世界看见的第一步。

阅读,是让自己以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理解世界的过程,而写作,则是自己将自己的观察与理解反哺给世界,让世界看见自己的途径。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写作,两者相辅相成才可使自己更深地了解世界,使世界发现、看见自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135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在那颗星子下

    这是一篇初中初三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为什么要拉小提琴呢?当初,我并不喜欢学,那四根由粗到细的铜弦,常把我的手按出一道又红又深的印儿,一拉就是一个多小…

    作文 2023年1月31日
    12
  • 都是电视惹的祸

    这是一篇初中初三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事情值得我去回忆,从中我得到许多教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件事,那都是电视惹的祸。 在那…

    作文 2022年11月9日
    33
  • 小鬼当家

      我是一个胆小鬼,晚上不敢一个人在家,甚至白天都不敢单独出去玩。   我九岁的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只得一个人在家。   因为我怕有人进来(那时村里经常有小偷),我就学电视…

    作文 2022年9月26日
    60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大自然的启示600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大自然的启示600字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曾经给过我们很多启示。比如: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那是让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

    作文 2023年1月10日
    25
  • 美丽的莲花岩

    这是一篇小学四年级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人们都说,山西的莲花岩风景秀丽,美不胜收。“五一”假日,我就和爸爸妈妈去那里看一看,是…

    作文 2022年12月18日
    25
  • 另一个我

    这是一篇小学五年级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至少在别人眼中十分优秀;我尊敬师长,关爱同学。成绩突出,能力超强。可是,我并不情愿干这些…

    作文 2023年1月30日
    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