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注释】
四块玉:曲牌名 别情:标题

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

杨花雪,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语出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译文】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舍难分,对你的满腔思念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与你相见,好让我不再相思。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柳树下的栏干目送你远行。我用衣袖拂去片片像雪一样洁白的柳絮,以免妨碍视线。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运得的道路,心上的人他真的走远了。

【赏析】
作品表达了女子送别情人后,凭栏望远相思企盼时的深情表露。文句虽短,但语言生动形象,巧妙地表现出了带有思念之情的楚楚少女。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此处,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这首小令,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使之成为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也使前三句显得十分形象。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自从送别以后,心中万分难舍,一点相思之情,绵绵不断,不知何时能停止?作者以主人公――一名与爱人分离的女子口吻写来,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15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1.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8
  •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6
  •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宝界山居记 【明】归有光 ①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6
  •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尽:1、…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8
  • “朱谦,夏邑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朱谦,夏邑人。永乐初,袭父职,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洪熙时,隶阳武侯薛禄,征北有功,进指挥使。宣德元年进万全都指挥佥事。正统六年与参将典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闵安山遇兀良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9
  • 欲食半饼喻

      【文言文】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嗔恙),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