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赏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30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齐安郡中偶题·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80
  • 《树中草·鸟衔野田草》翻译赏析

      《树中草·鸟衔野田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7
  • 踏莎行 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4
  • 王建《海人谣》描绘劳动人民受残酷剥削压迫痛苦生活

    海人无家海里住(1),采珠杀象为岁赋(2)。 恶波横天山塞路(3),未央宫中常满库(4)。   【注释】 (1)海人:所谓海人,就是住在船上,经常下海采珠的船民。珍珠生长…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25
  •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215
  • “刘韐,建州崇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韐,建州崇安人。王厚镇熙州,辟狄道令,夏人攻震武。韐摄帅鄜延,出奇兵捣之,解其围。夏人来言,愿纳款谢罪,皆以为诈。韐曰:“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彼虽新胜,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